您可以输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内循环”按下加速键——2020年二季度中国经济核心数据点评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月16日,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为3.2%,不仅实现由负转正,更显著超出市场预期。这表明,在上半年政策托底、投资先行的主动应对之下,中国经济“内循环”的运行已经基本修复。展望下半年,两大新趋势料将为“内循环”按下加速键。内需层面,此前一度落后的消费引擎预计将提速回暖,助力经济增速向长期中枢水平回归。与之联动,通胀溢价的调整以及产业盈利改善的迁移,将引领大类资产配置结构的再优化。政策层面,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降准、降息工具料将从三季度开始以小幅度、多频次的方式逐步落地。两大趋势交汇之下,下半年中国经济的韧性优势预计将成为全球市场的稀缺资源,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由此将维持高位,国际资本的长趋势流入料将延续。

  二季度重回正增长,“内循环”开启加速度。

  从总量表现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二季度中国经济的实际同比增速为3.2%,不仅较快摆脱了一季度的负增长,同时也大幅超出彭博预测中值1.9%。其中,较之于一季度,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同比降幅收窄1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降幅收窄7.6个百分点,表明二季度投资、消费两大内需引擎均积极向好,并且投资的修复明显快于消费。

  从结构特征来看,得益于有力的疫情防控和复产的基本完成。

  曾在一季度受到最大冲击的第二产业,在二季度出现强劲反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二季度同比增长4.4%。由于部分防疫限制尚未解封,第三产业的反弹相对温和,二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速升至1.9%,未来仍有潜力可待释放。得益于产业增长的修复,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6个百分点,6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下行趋势。

  总体而言,上述数据表明,经历上半年的积极调整,中国经济“内循环”的修复已经大体完成。

  而从4-6月的进出口数据来看,得益于全产业链的完备性以及领先的防疫优势,中国“内循环”与全球“外循环”的纽带依然坚韧。由此展望下半年,中国经济“内循环”有望进入加速期,增速预计将快步向长期中枢水平回归,在疫情时代下的相对优势将继续凸显。

  新趋势之一:消费修复边际提速。

  回顾上半年,在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后,“报复性消费”迟迟未至,“报复性储蓄”却一度高涨,消费引擎对经济修复的贡献明显落后于投资引擎。从经济视角来看,展望三季度,三大因素有望边际加快消费引擎的回暖,巩固中国经济的“内循环”。第一,居民消费倾向反弹。央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二季度居民的储蓄意愿停止上升,而消费意愿触底反弹。细分来看,未来三个月计划增加购房、旅游以及大额商品支出的居民占比同步提升。由此推断,此前受到疫情持续拖累的线下消费、服务消费以及耐用品消费,或将在三季度加快修复。第二,居民消费能力企稳。一方面,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1.5万亿让利”正在稳步落实,有望稳定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另一方面,年初至今,中国股市跑赢全球其他主要市场,将通过“财富效应”为居民消费注入动力。其三,消费场景修“旧”迎“新”。随着国内防疫体系的持续改善,更多线下消费场景,以及跨地区消费路径,预计将逐步解禁。同时,国际服务进口需求的内流,预计将激活国内服务消费供给的新升级,进一步创造高品质的消费业态。由此,我们预计,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当月同比增速将在下半年延续反弹趋势,并大概率在三季度转正。

  从投资视角来看,如果三季度的消费回暖如期而至,那么将在两方面引致结构性调整。

  第一,修正通胀溢价。受制于翘尾因素影响,三季度CPI同比增速预计仍将下行,但是得益于消费和猪肉价格的支撑,下降幅度预计将明显小于市场预期,由此改变的通胀溢价将牵动大类资产配置结构的再优化。第二,重心边际改变。在边际上,下半年经济修复的重心从投资转向消费。这意味着,较之于依赖投资需求驱动的上游产业,依赖消费需求驱动的下游产业或将获得相对更快的盈利改善,并由此向资本市场产生结构化的价值映射。

  新趋势之二:货币政策灵活适度。

  回顾上半年,1-4月,为了对冲疫情影响,货币政策的边际力度一度超预期,构成了疫情时代的政策“力度走廊”上限。5月至今,为了抑制套利空转,货币政策的边际力度显著减弱,构成了政策“力度走廊”的下限。基于近期央行的一系列政策信号,我们认为,下半年中国货币政策将逐步回归正常化:从规模来看,政策力度将在上述“力度走廊”的中部适时调整,年内货币政策最松、最紧的时期均已过去;从期限来看,短端的超额流动性投放将渐次退出,但是长端的“宽信用”将保持较高速度;从工具来看,结构性、精准化的直达性工具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总量性工具的规模将更趋适度。总体而言,经济基本面的稳步修复,叠加货币政策的回归常态,预计将使中美利差以及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在下半年维持高位。国际资本的长趋势流入有望在下半年延续。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货币政策回归常态,传统政策工具的适度行动依然必要,其力度和节奏将受到两大因素影响。从内部因素来看,根据近期央行的政策信号,“1.5万亿让利”中由利率下行贡献的部分大概为9300亿。由此进一步拆解计算可知,若要实现这一目标,下半年预计需要1年期LPR下降至少15bp。由于在疫情压力下,LPR市场化加点的挤压空间不足,所以MLF利率的下降幅度预计与LPR大致相等。同时,基于2019年经验,考虑到金融体系资产负债管理压力,这一规模的LPR降息需要约1-2次全面或定向降准加以匹配。从外部因素来看,全球疫情仍在加速发酵,美国总统大选渐行渐近,美股与经济基本面的背离难以弥合。下半年,全球经济仍将面临公共卫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金融市场风险的相互激化,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由此,国内的降准、降息工具需要平衡政策时滞和空间储备,预计将在三季度开始以小幅度、多频次的方式逐步落地。

  (作者:工银国际研究部 程实博士 王宇哲博士 钱智俊博士 高欣弘)

  免责声明:本研究报告由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商银行”)分析师撰写,研究报告所引用信息均来自公开资料,我们力求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研究报告所载观点、结论及意见仅代表分析师在报告发布时的个人判断,不代表工商银行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与交易决策依据。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报告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版权仅为工商银行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工商银行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2020-07-2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