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22日发出公告,宣布暂停央票发行。这是最近五个月以来,央行首次暂停发票。按照惯例央行通常在周四发 行3月期央票,3年期央票的发行一般也是放在周四。分析人士认为,由于资金面持续紧张,央票继续发行的意义已经不大,央票发行暂停也在情理之中。央行暂停发行央票,被市场解读成进一步释放加息信号。
今年3月以来,我国月度CPI增速已经连续3个月位于5%之上。市场分析人士认为,6月CPI涨幅可能超过6%。市场人士预计,通胀或将见顶,下半年通胀将逐步回落,全年CPI有望控制在5%以内。个人观点未必。
6月14日,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CPI同比上涨5.5%,比4月份上涨0.1个百分点,5月CPI涨幅创下34个月新高。今年1到5月份CPI同比上涨5.2个百分点。目前业内均认为,6月CPI将超过6月再创新高。
目前多家机构预测6-7月将会再加息一次。尽管是否进一步加息仍然存在争议,但是随着加息窗口期临近以及近期猪肉价格飙升,加息的预期可以说愈加浓烈了。今年1月底2月初在巨大流动性管理压力下,央行曾宣布暂停所有央票发行。随后宣布于2月9日加息。那么这次央行暂停发票的目的是不是解决资金流 动性难题呢?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控制通胀的作用是否已经到头?在严峻的通胀形势下,加息是不是突破困局的仅存法宝?加息这只靴子好像感觉离地面越来越近了,因此产生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单纯的加息不可能完全能够抑制通胀;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下个月CPI再创新高,那么加息的确是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29日下午公告称,将于6月30日发行50亿元3月期央票和150亿元3年期央票。其中3月期央票继上周停发以来稍放量,而3年期央票是自6月2日以来再次发行。本周公开市场到期量共计1420亿元,较上周的830亿元增加590亿元。预计本周央行在公开市场仍将维持净投放。周二发行的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再次跳升,已经超出一年期定存利率24.82基点,市场加息预期渐强。
6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顾问李稻葵表示,中国央行有必要通过加息来抑制长期持久性的通货膨胀。
尽管市场的加息呼声一直高涨,但加息这只“靴子”却一直悬在半空中。时至月末,在CPI、央票利率等市场指标加码下,加息预期再度强化。2011年前4个月,央行保持存准率“一月一调”,而利率“两月一调”的频率持续紧缩货币。不过,进入5月份后,存准率继续“一月一调”,而利率的上行却戛然而止。尽管通胀高企,市场的加息预期高涨不休,利率却岿然不动。市场预期未来6、7月份CPI都会不断创新高,甚至在年内中国CPI均值可能可能在5%以上。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徐宪平本月早些时间称,中国通货膨胀压力依然较大,特别是油价和粮价面临很大的上涨压力;抑制通货膨胀仍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货膨胀已经成为导致公众日益不满的一个原因,让执着于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国政府感到担心
时临周末月初,央行或许会采取加息以应对目前高企的通胀,认为市场预期的CPI创新高或不可避免的事情,所以6月份CPI公布之前,正值月初周末,央行或把早该提前加息的措施在7月初提前加息,以应对市场不确定因素。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