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央行行长史蒂文斯敦促人民币升值,声称人民币低估助涨了全球经济失衡,但强迫中国改革汇率机制不会奏效。证词还称全球经济依然面临险境,但情况没有三年前严重。
综合媒体8月26日报道,澳大利亚央行(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行长史蒂文斯(Glenn Stevens)26日在该国国会众议院经济常设委员会(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Standing Committee on Economics)发表半年度证词,他在证词中敦促人民币升值,称“人民币汇率低估是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但强迫中国改革汇率机制不会奏效”。
一直以来,多国决策者都肆意批评中国刻意压低人民币汇率,损害他国出口商利益。但实际情况是,中国已经多次表露出愿意引导人民币升值的意向,而且数据显示,自2010年6月重启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累计升值6.8%左右。外界认为,中国政府这么做也是为了遏制通胀。
史蒂文斯还强调称,中国大规模外储以及所持巨额美国国债未来可能出现问题。“中国过度持有美元,这是一种失衡,我认为这会在未来数年引发全球经济问题。”官方数据显示,截止6月,中国所持美国国债数量超过1万亿美元。
在其他方面,史蒂文斯表示,自2月份发表半年度证词以来,澳大利亚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当时,昆士兰洪灾和飓风雅思(Cyclone Yasi)刚刚出现,热带风暴导致澳大利亚西部忒矿石出口中断,这些都对会对经济活动造成影响。预计三季度GDP增幅可能远弱于预期,但昆士兰重建有望给经济复苏带来温和助力。洪灾也给物价带来影响,但预计这不会持久,事实上,随着农作物产量恢复,相关产品价格开始回落。央行清楚这不会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
证词称,三季度经济活动实际上比较疲弱,煤炭和铁矿石生产降幅远超其他领域产出的增长。昆士兰煤炭生产的恢复程度不如预期,现在可能已经恢复大约三分之二,到2012年初有望完全恢复,这对经济预期有重大影响。2月份时,央行没有料到日本地震及其对全球制造业生产和销售产生的影响。此外,央行当时虽然关注欧洲国家债务困局,但过去半年,欧债危机显著恶化,而美国也在艰难寻求整顿财政。
史蒂文斯指出,上述情况,加上标准普尔调降美国评级以及诸多机构近期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导致避险情绪骤然上升,全球股市猛跌,美国国债和欧洲核心国家国债收益率跌至新低,瑞郎和黄金等避险资产则迭创新高。因此,市场依然面临险境,只不过危险程度还没有达到三年前的水平。对澳大利亚金融市场的影响仅限于股市下跌,其他金融领域以及金融机构运转一切正常。澳元已经脱离历史高位,但汇价依然较高。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