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银美林经济学家陆挺表示,高储蓄率本身不是泡沫风险的根本原因,核心问题在于中国的金融体制不完善,无法将储蓄引导至可行性投资环节。
美银美林经济学家陆挺5月23日撰文写道,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的高储蓄率可能导致投资水平相对过高,进而导致经济过热与产能过剩。中国将谨慎地逐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现在主要集中在贸易结算和投资,然后逐步扩大至金融交易。
对此陆挺表示,高储蓄率是多数国家实现高增长的一个必要条件,所以高储蓄率本身没有问题。对决策者来说,他们的任务就是将储蓄引导至投资,扩大需求旺盛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能力。
从这方面来看,中国的核心问题不是高储蓄率,而是金融机制不完善,无法有效引导储蓄至可行性投资项目。一方面,部分效率较低的国营企业在负责国民储蓄投资;而另一方面,私营企业无法在国营企业垄断的行业进行投资。
另外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超在《中国外汇》杂志中撰文写道,如果中国保持对资本项目的广泛管制,反而会加重失衡并放慢其他必要的改革,带来福利损失。进一步开放资本项目符合中国的发展需要。中国需要以更积极的姿态研究和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
对此陆挺表示,这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资本管制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辩论。他预测这些管制的放松仍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虽然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可能使这个过程略有加快。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20日在2011陆家嘴论坛上表示,要防范国际投机资本“大进大出”可能造成的负面冲击。他表示,一些国家已经采用无息准备金要求,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征收国外投资所得税或金融交易税,这些方法和手段都是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陆挺在文中写道,如果实施无息准备金政策肯定会使银行盈利大幅减少,因为按照目前的准备金规模和1.62%的利率,银行每年可以获得2,300亿元收入。然后大型银行可能通过下调存款利率减少存款规模,小银行的存款吸引将会变得更加容易。
至于征收“托宾税”,由于中国很多外资流入都是通过非正规渠道,无法进行征税,所以此举是不可行的。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