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金融超市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商城
首页股票相关市场港股

曾俊华:财政支出多管齐下确保香港竞争力

 
  
    2013年07月28日 17:46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28日发表网文表示,特区政府财政支出既包含纾困措施以确保内需,也包含投资社会基建和加强经常性社会服务,多方面确保香港竞争力。 
      在这篇发表于特区政府网站的文章中,曾俊华表示,社会福利署26日向领取综合援助、高龄津贴及伤残津贴的人士多发放了一个月津贴,有110万人受惠。另外,特区政府还将代缴8月和9月的公屋租金。这些纾困措施的目的并非是要产生长远经济效益,而是要减低外围经济疲弱对香港的实时影响。 
      他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暴发至今,欧美市场仍未复原,香港的对外贸易大受影响。此种情形下,须确保内部消费得到足够增长方可维持经济动力,避免失业率上升。特区政府推出的纾困措施组合经过了仔细考虑,有助刺激经济。大多数的中产和基层家庭在全年不同时间,会有一些额外现金,借此提升整体巿民的消费意欲。 
      曾俊华表示,特区政府同时也注重投资社会基建和加强经常性社会服务。如在基建方面的支出由2007年至2008年的205亿港元,增加至今年的701亿港元,增幅超过两倍。基本工程项目至今累计承担总额已超过3000亿港元。过去数年间,特区政府在推动大型铁路、公路项目的同时,也发展了医疗、大学设施建设。 
      在经常性开支方面,在曾俊华担任财政司司长的6年间,每年支出由2007至2008年度的1994亿港元,增至2013至2014年度的2913亿港元,6年间增加了918亿港元,其中在教育方面增加了162亿港元,社会福利增加了217亿港元,医疗方面增加了171亿港元。 
      对于财政储备,曾俊华表示,香港的7000多亿港元的财政储备每年产生300至400亿港元的回报,支持特区政府各方面开支。例如,去年财政储备的投资回报约380亿港元,相当于特区政府去年总开支的一成。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注:本页面信息由世华财讯提供,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世华财讯 2013-07-28)
【关闭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报摘要 多空揭秘
工具
要闻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