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联储有关收紧货币政策的言论不一,22日纽约股市先扬后抑,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全天波动幅度达276点,当天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自今年3月中旬以来首次升至2%以上。
美国股市、债市的大幅波动再次印证了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对金融市场的重要影响,也凸显了美联储退出宽松货币政策所面临的沟通难题。
一方面,美联储内部对于就业市场改善的评判标准和削减购债规模的时机存在较大分歧,令投资者感到困惑。
美联储去年9月出台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宣布执行资产购买计划直至就业市场前景明显改善。而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过去6个月美国平均每月非农部门新增就业岗位已超过20万,与此前6个月月均不到14万的水平相比,就业增长已大幅改善,目前失业率也降至7.5%,这意味着继续维持每月850亿美元购债规模的必要性有所下降。
但另外一些美联储官员担心今年美国经济可能再次重演过去几年年中经济放缓的情形,希望看到美国经济强劲持续增长的证据后再做决定。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达德利日前表示,三至四个月后,决策者将更加清楚政府大幅削减开支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届时可决定是否开始减少货币政策刺激。
由于美联储并未对“就业市场前景明显改善”作出清晰的定义或给出量化的指标,投资者只能从美联储官员的表态中加以揣摩,而19位美联储官员的观点立场各异,令投资者无所适从。
事实上,美联储削减购债规模并不意味着收紧货币政策,而是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的速度放缓,美联储仍然在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伯南克当天作证词时强调,美联储开始削减购债规模并不代表将自动转向停止购买债券,这一切仍然取决于经济数据,未来增加或削减资产购买规模都是可能的。
由于过去几年美联储对于美国经济增速的预测被证明过于乐观,而财政紧缩又将对今年的经济增长构成明显拖累,伯南克并不希望投资者过早预期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但伯南克也担心长期维持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导致金融体系稳定性风险上升,目前资产价格的表现已脱离了经济基本面。
为此,伯南克强调美联储将根据经济形势相机抉择,保持政策的灵活性,而不希望投资者对于某一个方向有过早地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