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近一周一直在2000—2050点的区间内振荡,两次盘整跌破2000点,又被迅速拉回,成交量低迷,市场观望情绪浓重。股指期货多空双方持仓变化不明显,短期靠A股自身多空博弈打破僵局的可能性较小,而外界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外因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扶大厦于将倾的英雄,我们一一盘点。
眼前的利空——不安定的欧洲。上周四和周五两天,欧盟领袖将在布鲁塞尔就27个成员国的新预算进行磋商。旨在讨论欧盟2014年至2020年中期预算。当地时间周五下午,欧盟预算谈判宣告崩溃。无果而终。另外,欧元区和IMF已经连续两周谈判失败,未能就希腊如何削减债务达成一致。本周一他们将举行第三次财长会议,虽然市场普遍看好,但仍存变数。
眼前的利好——经济数据在改善。中国、美国和欧元区无一例外,所有地区的制造业PMI都在改善。11月美国制造业PMI为52.4,超出市场预期,创5个月新高。11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初值50.4,13个月来首次高于50。欧元区11月制造业PMI初值46.2,是今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中期无法回避的利空——解禁潮。11月份将有74家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合计解禁市值近1900亿元,较10月份增加近82%。而12月份三千多亿的解禁市值,较11月份增加超50%,如此之大的供给压力,短期A股难以消化。
中期利好——中央经济会议。按照往年经验,中央经济会议将于12月上旬或中旬召开,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同时也是每年级别最高的经济工作会议。而国务院21日召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李克强在会上强调,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被市场解读为“十八大后中南海向外界释放的改革信息”。此信息有望在中央经济会议中得到强化。
未来全球资本市场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于美国财政悬崖。利好利空一念之间,如果得以有效解决,那无疑会进一步增强经济上升预期,一旦出现反复和摩擦,全球资本市场重陷动荡。
这样以来,中短期利空因素是难以避免的,而中期利多因素是预期性的,不确定的,在这样的背景下,A股将弱势格局运行一段时间,有效跌破2000点的概率仍存在,但跌幅相对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