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就〈上海证券交易所风险警示股票交易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风险警示股票价格的涨幅限制为1%,跌幅限制继续为5%。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内幕交易等不良行为形成压制,降低了重组、借壳上市等资本运作的预期收益,有利于规范市场行为、降低炒作,但这一新规也一举改变了市场长期以来对于风险警示类股票的投资逻辑。
从周一的市场表现来看,市场选择了利落地抛弃风险警示股票。未来该类股票以及其他业绩不佳的股票将持续承受压力,中小板、创业板个股的调整风险也将加大。因此,未来投资者需加强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关注度。
总体而言,随着股指频创新低,悲观情绪将会扩散。在未来的一到两周内,尽管基本面数据会有一定的恢复,但在无强有力政策的情况下,指数难有起色。板块上将会进入强势股补跌时期,因此估值防守将开始优于行业防守。行业配置上,强调估值防守和行业防守并重,建议配置银行、电力及公用事业、食品饮料板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