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和经济数据的徐徐暖风,吹醒了沉睡已久的周期股,也吹动了严重倾斜的风格天平。周期股的温和复苏释放出积极信号,但创业板的剧烈摇摆则平添了不确定性。在增量资金迟疑观望、存量资金削峰填谷的背景下,反弹行情将在犹豫中前行。
从上周开始,政策预期和经济数据出现积极反馈:稳增长基调确立,逆回购操作重启;7月中采PMI回升,进出口、工业增加值等数据超预期改善,钢铁等生产资料价格止跌回升。随着“底线管理”下的结构性维稳政策的展开,部分周期行业阶段性补库存逻辑升温。市场迅速作出反应,从地产、煤炭,到汽车、有色,周期股快速轮动,驱动指数震荡上行。
然而,鉴于大规模刺激政策无法再现,周期板块的盈利回升幅度依然有限。而在结构调整的大趋势下,资金偏好难以从成长股彻底转向周期股。况且,目前经济阶段性改善幅度有限,下游需求依然不足,周期股难以具备趋势性反转动力。在此背景下,周期股行情更多将呈现出轮动和脉冲的特征,而这会限制指数反弹的力度和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板风险的累积可能对大盘构成冲击。一路高歌猛进之后,创业板指在历史高位前放缓脚步,此前的“新高复新高”已经演变为“新高即调整”。获利回吐意愿和恐高情绪的升温,导致创业板指数近期剧烈波动,日K线隐现“筑头”迹象。鉴于估值溢价高高在上、业绩支撑力度不足、周期股和中小板分流资金、解禁和IPO压力来袭,创业板牛市可能步入阶段尾声。此前资金无视估值和业绩,疯狂抱团炒作创业板,形成了股价和买盘的自我强化。一旦有资金倒戈,必然会引发创业板大幅调整。作为市场今年的领头羊,创业板一旦重挫,必然打击市场人气,冲击主板市场。
一边是政策暖风和数据改善引发的周期萌动,一边是经济低迷和成长泡沫埋下的危机重重,短期反弹行情或在犹豫中前行。此时,单纯豪赌周期复辟或者执著追高创业板都将面临一定风险,自下而上寻找成色优良、涨幅不大的补涨股或为明智之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