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行简介 分行动态 特色业务 最新业务 理财文化 客户服务
首页 >

还"猪"格格"妹"力射

 

  文字游戏,大概也算智力游戏,脑筋不灵的,自然玩不转。但玩过头了,好比走火入魔,也会造成一种语言污染。

  这阵子的电视频道,《还珠格格》红得发紫,太太是"格格迷",每晚都雷打不动,只要闲着没事,阿海也会凑趣看上几眼。住家附近有间小店,也不甘寂寞,乘着《还珠格格》出尽风头的当口,也来搭搭生意便船。于是脑筋一转,招牌一换,店招摇身变作"还猪格格",卖起了炸猪排、罗宋汤,倒也能招来路人的"收视率"。店主的这番创意,热闹效应是赚到了,可生意却未必兴旺。你想,漂亮的格格成了"油炸桧",谁还忍心将它一口吞下?

  话说回来,店招做到如此买椟还"猪"的地步,也不能完全怪罪店家。现如今视听领域里的文字游戏,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愈演愈烈的哗众取宠,正起着一种恶示范。卖电蚊香的,就吆喝"默默无蚊";卖淋浴器的,就标榜"随心所浴";卖大碗茶的,就鼓噪"茶言观舍",照此推理,卖茶叶蛋的老太太,是否还得挂出"信誓蛋蛋"的招牌?

   眼下唱歌的明星也来凑热闹,可怜的成语又被糟践。张惠妹来开演唱会,当然就打出"妹力四射"的宣传口号,王菲推出新唱碟,取个"想入菲菲",也许更有人缘;许茹云演绎主打歌,不妨自叹一声"茹此精彩"……老祖宗创造的汉字文化,转眼变成随便捏捏的橡皮泥,实在叫人心痛。摆弄噱头看来只是一阵子的,而误人子弟却是一辈子的。要是莘莘学子耳濡目染,习以为常,把文字垃圾当作书写定势,那可真的要洋相百出了。

  比起偷梁换柱,另一种文字游戏,也让人摸不着头脑。溽暑逼人天气,想买冷饮凉爽一下(流行的写法应该是凉爽一夏),可面对花里胡哨的品名,就算你搜索枯肠,也未必拿得定主意:"月亮帅哥"、"红粉佳人"为何物?"富贵兵团"、"东方不败"是什么?放到嘴里尝尝,不过就是普通的冰淇淋。一曲《心太软》唱红半边天,相同品名的雪糕顷刻上柜,借题发财;《泰坦尼克号》掀起票房热浪,冷饮拷贝不走样,不失时机地"驶"进夏日市场,"卖点"信手拈来;更有甚者,一种红豆冰棍,竟取名为"小秘傍大款",颇让人怀疑创意者的居心了。

  假如有闲去喝喝靓汤,也是疑云比天高,浆糊比海深。一盅看似平常的鸡汤,只不过加进了寥寥数片西洋参,就称是"窃玉偷香汤";一份貌不惊人的猪爪汤,仅仅飘浮着几颗枸杞子,就说是"雪肤花貌汤"。还有什么一见钟情汤,二龙戏凤汤、三寸金莲汤、四喜临门汤……倘若将这些靓汤都串起来,倒是一部新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目录。百变花样,其谜底昭然若揭:品名一经包装,价码随之高歌猛进,老百姓只有当冤大头的份儿,店家等着捞钱就是了。

  本不正源未清,"还猪格格"之类的污染还会弥漫开来,一如街头喘息不止的助动车尾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