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起自乾坤,成于合一,集华夏睿智,汇文明结晶,融百家精华,扬民族之魂,是中国传统文化璀璨极目之瑰宝。上海体育学院创办“中国武术博物馆”的目的在于挖掘、继承、弘扬和发展中国武术文化宝库;汇集精品典籍,一展武学精髓;激扬民族豪气,教育莘莘学子;传播中华文化,拓宽国际交往。
从2004年创办武术博物馆起意,到2005年初学院老师开始参与筹建,6月30日真正启动,到2007年11月正式落成,历时短短两年,建成如此规模的一座博物馆,可谓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的创造,不仅依托于武院领导师生的共同努力,更是通过武院在全国各地的武林朋友的共同支持,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收到这些文物,建起一个比较像样的博物馆。
今天,我们请来中国武术博物馆馆长王震博士为我们指点馆内珍藏。
汉画像石见证十八般武器
博物馆历史区陈列着一块看似普通的大石头,然而据王馆长介绍,这是一件从楚国大将军墓碑里发掘出来的文物。走近观察,可以发现上面居然整齐地刻画着一件件兵器!经专家考证,这是一块汉画像石,重达一吨。据说考证汉代历史文化,大多从这些汉画像石里去寻觅蛛丝马迹。虽然经历千年,但石头却还保存得比较好。细数一下,上面的兵器数量还刚好是十八样,有传说说汉武帝钦定了这十八般武器,但目前在正史上还未找到相关记载。
武状元及第匾额孤本足惜
让王馆长引以为豪的是那些关于武状元的匾额。那是因为收藏的过程实在不易。这些匾额大多出于明代,修于清代,其中最珍贵的一件是古代“武科举”的重要物证,参加了武科举所获的名次,如“武魁”“状元”“进士”等都会刻在匾上,王馆长说这是博物馆最宝贵的东西。古代所有文状元和武状元及第之后都会在门头挂上“状元及第”的匾额,但是文状元的匾流传下来很多,武状元的匾找遍大江南北,才收到唯一一块,只要是唯一,国家就定级为一级文物。当时去找匾的时候,他们还托人帮忙找到中国民间最有名的“匾王”,他个人收匾就有1600多块,由于他个人也很喜欢武术,知道上海要建博物馆,就把这个重要信息给了王馆长,说他曾经看到过这块武状元匾,最后根据他的线索,追踪到福建、江苏,真可谓历经艰辛才找到了这块宝贝。
疑似洪门信物
馆内有一件“木漆金武术工艺品”。王馆长说,它在民间叫做佛龛,当时是在上海的一个古玩市场看到的,不过那时还只看到它的正面,上面雕刻有很多武器和打拳的人物,雕功非常好,人物个个栩栩如生;金漆工艺也非常精细,第一眼就觉得很好看。但是对方要价太贵,几次请示学校领导,最后才下决心买回来。在运回来的路上,王馆长坐在货的上,不经意地看到了佛龛的背面,一下傻眼了,因为他看到了四个字“洪仁义堂”!这就是在文献记载中所讲到的门派在举行堂会的时候(比如在师父收徒弟时),要拿出来供奉的东西。目前专家正在考证它究竟是否属于当时的“洪门”信物。
汶川地震波及镖局武术
博物馆有一处新改造的展厅,叫“镖局武术”。练武人在古代有两种出路,一种是通过武科举为国家效力,另一种就是在民间替人看家护院,护送财物。镖局武术在近代的历史中都很隐秘,很多行话连老婆孩子都不传。展窗里描述的故事是当年非常有名的镖师戴二闾过沧州的一段故事。沧州是武术之乡,武师云集,所以但凡从沧州经过的镖局都会偃旗息鼓、低调行事。但戴二闾手下的人不懂这个规矩,行经沧州还大张旗鼓,惹怒了当地的武师出来跟他们比武,戴就展示了自己的轻功绝技,让当地武师叹服,不但平安无事还交了朋友,传为武林佳话。
这个展窗在“五•一二”地震时还经历了一个插曲——工人在打扫卫生时突然发现吊在空中的泥人晃悠起来,还险些把一边的泥人撩倒,紧张不已,后来才知道是汶川地震波及到了上海。
打败洋人,有照为证
武术学院的老师蔡龙云老先生十五岁时,就在上海滩上战胜摆擂挑衅中国人的洋人。博物馆内就有根据当时的历史照片复原的一个泥塑场景。那是四十年代上海滩上一位很有名的摄影师所拍,现在两张原作都收藏在他家,分别记录了1943年和1946年,蔡龙云在上海打擂战胜外国人的现场。蔡老是上海体育学院的骄傲,是中国第一位武术九段。他出身武术世家,父亲是镖局总镖头,他家也是“华拳”传人。
1943年的上海,外国人向中国的练武人发起挑衅,在上海的青年会组织了一场擂台赛,八场比武,双方各出八人,总成绩是中方五胜二和一负,当年的报纸上都有记载。蔡龙云是八人中最年幼的一个,当年还不到十五岁。三年后之后,他的手下败将又来找他比武遭到拒绝,心存不甘的他随后找来一个美国拳击中量级全国冠军来跟蔡龙云打,当然又输了。中国人比武振战胜外国人的佳话并不少,比如如雷贯耳的霍元甲,但可惜都没有留下物证,而蔡龙云是唯一一位留下打败外国人照片的武术家。
座落在上海东北角上海体院内的中国武术博物馆是集收藏、展示、教育与研究等诸多功能的专业性博物馆,也是中国唯一的一家以挖掘、继承、弘扬中国武术文化宝库为己任的博物馆。博物馆将百余件历史珍贵文物按古代武术的萌生与发展、武术体系的形成、武术的繁荣、及近代武术的昌盛、武术的现代化发展和武术的国际化传播等六部分进行展示,通过大量的历史遗存,再现武术发展的历史长篇画卷。同时结合精美的文献、图片资料及先进的多媒体展示手段,多角度展示中国武术的悠久博深。整个展览内容丰富条理清晰,陈列设计朴实大器,又不失现代气息。
中国武术博物馆的建成,不但弥补了专业性博物馆的空白,而且对传承国粹武术、弘扬民族精神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