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汽车板块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在经历了上一个交易日重挫并创出新低之后,27日的沪深股市受欧美股市大涨的影响强劲反弹,盘中汽车、煤炭、券商、传媒娱乐等板块涨幅居前,尤以汽车板块表现更为抢眼——福田汽车、江淮汽车、比亚迪、上海汽车、长安汽车、一汽轿车等大幅上涨。

  表面看来,汽车板块的飙涨与近日商务部批复了福田汽车与戴姆勒的合资经营合同,以及中国重汽公告追回5亿元被骗款等一连串利好消息有关,但其背后则是汽车行业在中国巨大的发展前景,以及其中蕴藏着的投资价值与投资机会。

  今年以来汽车行业增长趋缓

  相关资料显示,自2002年以来,我国汽车行业开始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特别是随着私人消费的兴起,轿车需求量开始迅速攀升,并成为推动我国汽车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与此同时,我国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地位也逐渐上升,到2009年,我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结束了由福特公司开始的美国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汽车统治地位。不仅如此,2009年,我国的汽车产量超过了日本和美国的总和。自2006年以来由日本汽车工业保持的世界第一的位置,在2009年也被中国取代。2009年我国汽车工业产销总量分别达到1379.1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增长48.30%和46.15%。

  2010年,在国家扩内需、调结构、促转变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积极作用下,我国汽车工业延续2009年发展态势,依旧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步伐。表现在汽车产销快速增长、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提升、汽车出口逐步恢复、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整体提升、市场需求结构进一步优化、汽车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等诸多方面。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增长32.44%和32.37%,继续保持了世界第一的地位。

  进入2011年以来,我国汽车行业增长步伐明显放缓,汽车市场整体趋势向淡。截至8月31日披露的所有汽车上市公司半年报显示,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总体营业收入增长14.76%,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分别增速分别为5.26%、6.42%、-2.11%。各子行业基本都呈现收入增速下滑、净利润负增长的状况。

  行业正经历由弱到强的跨越

  2011年的上半年无疑是我国整个汽车行业的“严冬”,但综合分析可以发现,政策层面的不利因素在进入下半年后正在逐步消化,汽车销售转好的预期也在逐步增强,而通胀带来的成本压力也将趋于缓和。不少分析机构对于下半年的行业情况的基本判断是:一、上半年已经是政策底部,下半年不可能更差,但是整个行业短期缺乏快速成长的动力;二、零部件仍将是表现最好的子行业;三、整车方面由于增长空间相对有限,乘用车表现将优于商用车;四、整个合资品牌产业链条将好于自主品牌。

  不过从长远来看,中国汽车产业仍旧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周期。中投顾问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汽车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认为,中国汽车产业作为世界汽车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未来10年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黄金期。汽车产业已经完成了从小到大的过程,正在逐步实现由弱到强的巨大跨越,全球汽车工业将向中国和一些新兴经济体进一步转移,这对中国汽车工业来说,仍是非常难得的历史机遇。目前,中国汽车市场不仅发展快,而且汽车消费需求变化也快,这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将迎来下一个黄金10年,自主品牌将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发展过程。预计未来10年,我国汽车市场年均增长率将达到7.1%,到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有望占据全球汽车总销量的一半以上,将是美国市场销量的两倍左右。

  估值接近历史低位

  从整个汽车板块的估值水平来看,有证券研究机构日前发布研报认为,大盘近期整体表现依然低迷,而最近以来汽车板块的走势整体落后于大盘,在利空政策的影响下,整体估值已接近历史低位。而车市进入“金九银十”的传统旺季,乘联会数据显示日均销量同比增速有较大幅度回升。从短期来看汽车板块具备估值修复的优势,而从长期来看,随着大中客车需求出现大幅增长,也将迎来一定的投资机会。

  另有市场分析机构认为,从市场投资者角度分析,尽管汽车板块基本面目前仍旧平淡无奇,但来自市场和行业自身的利空因素的影响正逐渐消退,同时税收政策的调整增加了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刚性需求也支撑着行业长期稳定增长,而随着利空出尽便是利好,目前估值接近历史底部的汽车板块,其行业安全边际已经显现,不少分析机构看好汽车板块未来市场表现,尤其是以宇通客车、江铃汽车、长安汽车、福田汽车和上海汽车为代表的龙头客车公司。

  (作者:齐闻潮)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金融时报 2011-09-28)
【关闭窗口】
理财工具
期货看盘器
进入>>
黄金看盘器
进入>>
外汇看盘器
进入>>
证券计算器
进入>>
  黄金理财计算器
  外币理财计算器
  股票投资计算器
  国债理财计算器
在线理财规划
 
  购房规划
 
 
  保险需求分析
 
 
  购车规划
 
 
  在线车险规划
 
 
  家庭财务健康诊断
 
 
  子女教育规划
 
 
  开放式基金投资规划
 
  投资风险自测
  投资者教育手册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