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周一沪综指刷新阶段新低,但2437点并未彻底攻破。即便短期跌破2437点,仍不能排除大盘形成双底形态的可能性,所谓“不破不立”。而一旦双底成型,则中级反弹呼之欲出。
从市场表现来看,持续地量反映下跌空间有限。近期大盘在2450点一线弱势震荡,量能持续萎缩,沪市成交维持在600亿元以下,近两个交易日更是跌破500亿元,不断创下2319点以来的地量。这固然反映市场人气低迷,观望气氛浓厚,但同样显示出空头手中筹码十分有限,做空动能并不充足,市场未出现恐慌性抛盘。与此同时,2437点迟迟不破,本身也说明该点位具备一定支撑力,市场下跌空间有限。
从货币政策来看,紧缩政策加码的可能性不大。尽管管理层一再表态调控政策延续,意味着短期紧缩政策难以放松,但9月之后CPI翘尾因素将快速回落,通胀很有可能在三季度见顶,货币政策进一步紧缩的空间已经不大,短期将进入观察期。这有望减轻市场对于紧缩政策的担忧。
从估值来看,权重股的低估值制约了大盘的下跌空间。按照TTM法剔除负值计算,当前全部A股的市盈率为14.30倍,处于2005年以来的低位,接近2008年11月的底部;同时,沪深300当前的市盈率为11.43倍。
可见,大盘“不破不立”的走势具备生存土壤。特别是,如果未来出现超预期利好,如近期市场担忧的经济出现见底信号、9月通胀见顶大幅回落,那么更将催化“双底”格局的形成。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