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信用评级下调和欧债危机升温正在给全球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沪综指9日盘中一度下探至2437点。伴随大盘的回调,新股近期首日不败的强势表现或将难以为继,机构态度的转变可能促使破发现象再度出现。
新股表现由强转弱
经历了年内两次大规模破发潮之后,在市场环境回暖和发行估值下降的支撑下,6月29日以来上市的31只新股首日无一例外的实现了上涨。不过与此前东宝生物首日暴涨199%,以及比亚迪上市后连番大涨相比,如今新股的表现已经明显由强转弱,多迹象显示破发现象再次临近。
首先,新股首日涨幅明显收窄。从6月末以来,新股首日涨幅呈现明显的抛物线型趋势。6月29日3只创业板新股首日平均上涨36.39%;7月6日东宝生物、冠昊生物更是股价翻番,达到了“炒新”热潮的顶峰。不过,此后新股表现逐级下行,7月28日世纪华通首日涨幅仅10.39%,8月8日林阳电子涨幅为22.06%。如果说,之前新股遭遇热捧,高开高走渐成常态,那么如今盘中股价已经距离发行价仅差一步之遥。
不仅首日表现缩水,上市后的暴跌更是加速了新股的价值回归。8月以来上市的5只新股中,姚记扑克、大连电瓷、依米康8月8日均跌停或接近跌停,8月9日尽管A股市场触底回升,不过以上3只股票的反弹力度却极弱。最近几日,这些新股正以“跳水”的方式逼近发行价。
其次,新股定价高估问题再度凸显。由于近期市场大跌,创业板指数周二盘中下探至835点,中小板综指盘中更是逼近年内新低,二级市场小盘股的估值回落暴露出新股市盈率偏高的现象。统计显示,7月以来发行的12只中小板新股平均首发市盈率为33.13倍,而如今中小板股票的平均估值为34.84倍,二者已经十分接近。一般来说,新股定价应该考虑给二级市场一定的折让,不过目前的新股首发市盈率已经偏高,上市后的上涨空间被严重抑制,即使首日大涨,后市出现股价下行的可能性也很大。
此外,对“打新”收益最为敏感的机构投资者已经有了“撤退”的迹象。即将于今日上市的方正证券网下申购中签率为18.35%,这是自5月25日以来的机构获配比例新高,已经回到了破发潮时的水平。
新股定价趋于谨慎
今日,A股市场将迎来3位新人,分别为主板的方正证券和中小板的亚夏汽车、舜天船舶。仅从估值来看,舜天船舶的首发市盈率属于近期较低的水平,为15.68倍;不过虽然同为中小板新股,亚夏汽车的市盈率却为26.61倍。此外,方正证券首发市盈率为19.50倍,略高于目前主板股票的平均估值。
从机构的角度来看,近期连续大跌的市场让新股的定位充满了不确定性,悲观情绪有所抬头。以方正证券为例,11家券商发布了定价预测,其中10家的定价下限低于发行价3.90元,尤其是安信证券、东方证券的定价预测上限也均低于3.90元。也就是说,这些券商认为方正证券如果首日破发并不意外。
券商的悲观情绪同样波及到了另两只中小板新股。亚夏汽车发行价为22.35元,海通证券的定价预测为17.80元--23.14元,广发证券预测首日合理价格为22元。舜天船舶发行价为22.11元,国泰君安证券的定价预测为21.70元--26.50元。
无论是二级市场回调带来的冲击,还是机构申购和券商定价的变化,都预示着新股的发行和上市将面临着更大的估值压力,如果首发市盈率水平不出现明显的回落,新股首日破发的现象或将重演。
(作者:刘兴龙)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