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 自然 自由
让财富为您创造更多的自由
贵宾待遇,专业理财
理财金账户特约商户及具体优惠
身为我们贵宾的您专有的刊物
君子爱财,理之有道

黄金消费难现“金秋”

 

  “金九银十”消费季即将到来,但是有观察人士认为,随着近期国际金价的走低,国内的黄金消费市场依旧难以脱掉“熊”衣。

  “金九银十”黄金旺市不再

  按照“金九银十”的传统消费现象,在各行各业似乎不管市场现状如何,在这个季节都会迎来销售旺季,包括黄金行业。而如今,无论商家如何促销,貌似“金九银十”的旺市已经不再。

  据周大福、菜百、中国黄金等柜台的销售人员介绍,市场的变化并不是很明显,“和以往没区别”、“自去年以后就一直这样,感觉不到有旺季要来”。

  一位业内人士说:“现在的消费者不同以往,以前像购买黄金类的消费者都是提前与家人有商量,计划好了再来买。现在的消费者或许今天兴趣来了就直接去买了。过不过节无所谓,赶不赶得上促销也不是很在乎了,整个市场比较平淡,像金九银十感觉真的不明显。”

  有业内人士表示,黄金目前面临最大的压力来自于美国,在美国经济的明显复苏的过程中,人们更愿意购买股票和美元资产,对黄金构成了长期持续的压力,而俄乌局势和美元加息预期也影响着目前黄金市场的走势。贵金属高级研究员向伟表示:“即使将这两方面的影响抵消掉,仅考虑实物黄金9月的需求,也很可能不及往年同期需求,这也意味着今年9月金价表现可能会差于历史多数9月表现,很难出现大涨现象。”

  威尔鑫首席分析师杨易君也认为:“近两年黄金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投资与消费需求锐减,对黄金的投资情绪明显低落。今年,来自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印度和中国的黄金消费锐减。2013年度的黄金金秋就提前夭折了,2014年也可能无法出现黄金金秋。”

  虽然国内黄金消费市场的热情整体不高,但作为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国、最大的黄金消费国,中国的黄金产业在全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处于世界黄金市场的中心,成为“西金东移”的驱动力。

  黄金消费要树立长远观念

  中国黄金协会日前举办的中国国际黄金大会发布报告称:“去年以来,金价大幅下跌也给中国黄金行业带来巨大影响,去年整个行业盈利比2012年下跌64.86%。抽样调查出现亏损的黄金企业比重为20.47%,增长194%。”

  对此,中国黄金协会会长宋鑫认为:“金价的下跌给黄金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有的低品位矿可能已没法开采,有的老矿出现了开采困难。中国黄金企业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需要做与当前形势相适宜的调整,黄金行业要进一步推进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集中度。”他并表示:“金价的低迷也带来了新机会,黄金行业要眼睛向内,苦练内功,降本增效,挖掘内部潜力。”

  谈及未来黄金的走势,宋鑫表示:“要理性看待,立足长远。”他说:“正像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会储备黄金一样,每个家庭也都应该储备一些黄金,将黄金作为整个资产组合的有效对冲。我们的主张是,不要把黄金当成一夜暴富的载体,而应当成储备多元化的载体,把家庭资产的一部分拿出来购买黄金作为必要的储备。从长期来看,决定黄金价格最根本的原因是黄金在全球货币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个角度来讲,支撑黄金价格的因素还是比较多的。一方面,全球金融危机后,人们对于黄金的需求大大增加。从2007年到现在,无论是黄金价格上涨也好,还是下跌也好,全球央行对黄金始终处在一个增持的状态。另外,全球居民对黄金的兴趣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在中国,随着富裕人群增加,理财渠道不断增加,黄金理财也会相应增加,再加上东方文化传统上对黄金的偏好,都构成了对黄金消费的巨大市场潜力。因此,黄金的价格在未来支撑力还是比较强的。”

  黄金首饰消费别混淆概念

  实际上,在很多喜欢理财的人看来,黄金是“硬货”,涨了可以兑换现金,实现财富的增值保值。黄金跌了,可以兑换成金条,购买黄金是“赚钱攒金”两不误的实惠买卖,不买金条金砖也得买点金手饰。借此,提醒消费者在购买黄金饰品时一定要搞清楚有关黄金的基本概念,以免上当受骗。

  一、足金与千足金的区别:足金和千足金统称足金,其区别在于,足金的含金量千分数不小于990,即含金量不小于99%;千足金的含金量千分数不小于999,即含金量不小于99.9%。

  二、黄金耳饰通常使用足金而不是千足金。黄金耳环和耳针没有使用千足金,而是使用足金制作的,因为千足金由于其本身硬度较低,材质比较柔软,用它来制作耳针的话,将直接影响货品的佩戴和安全。

  三、K金分档的区别:22K金的金含量不低于916‰;18K金的金含量不低于750‰;14K金的金含量不低于585‰;9K金的金含量不低于375‰。

  四、白色K金制品的含量:18K金首饰的颜色有黄、白、红等色。白色18K金是金与镍、锌、银、铜等元素的合金,白色K金首饰不是铂(白金)制品。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世华财讯 2014-09-22)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