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客户服务


可输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以投资绩效评价促企业年金保值增值
 

  企业年金已成为中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支柱,但其保值增值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11年,3000多亿元的企业年金投入市场化运营,但平均收益率却为-0.78%,远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水平。如此投资结果,引发了相关主管部门、企业、职工以及年金投资管理机构等市场参与各方的强烈反应。
  如何真实公正地评价投资收益率、有效衡量投资绩效并在此基础上遴选优秀的投资管理机构,从而确保企业年金投资安全高效运营?

  体系尚未建立
  客观分析,中国企业年金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年金投资绩效评价的运用目前还处于较低水平。究其原因,由于涉及企业、职工缴存比例及额度,直接反映企业工资福利水平,事关企业与职工切身利益,社会敏感性强,目前年金数据仍被视为企业商业秘密而加以保护。这就导致了中国企业年金信息公开化程度不足,实证研究缺乏数据支撑;同时也使得企业难以获取投资管理机构的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从而给遴选最优投资管理机构造成困难。
  与此同时,由于年金投资范围涉及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多个金融市场,涵盖银行存款、央票、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十几大类金融投资品种,因此,进行投资绩效评价需要相当的专业能力,评价成本较高。
  更为敏感的是,由于涉及“自评”或者“评价竞争对手”,进而给企业委托人带来了评价效果方面的疑虑。说到底,就是中国市场缺乏独立的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使得具备年金业务资格且具备投资绩效评价专业能力的投资管理机构、受托机构在进行投资绩效评价时均难以真有作为。
  目前,虽然已引入了一些投资咨询公司、证券公司、信用评价公司等独立的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机构,尝试进行这方面的工作,但缺乏权威机构的资质认证,在社会认可度、收费标准、工作规范性、评价效果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难以对年金投资绩效的评价工作形成有效推动。
  凡此种种,笔者认为,目前科学的企业年金投资绩效评价体系尚未建立——从已经开展的实际效果看,评价基准不统一、评价指标不统一、评价方法不统一、评价周期不一致等诸多问题,都会影响评价结果的适用性。

  成因分析
  企业年金投资绩效评价,是对企业年金投资管理行为、过程、成果的整体评价,其作用不容忽视,甚至称得上是举足轻重。而针对上述年金投资绩效评价工作所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进行深入分析。
  其一,评价基准确定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投资管理机构的投资策略。基准过高时,投资管理机构一般会采取激进的投资策略,投资风险随之增大;反之,则不能有效发挥投资管理机构的专业投资能力。
  其二,评价指标的不统一,造成企业之间的年金投资绩效很难进行横向比较。此外,评价指标的期间调整,也给同一企业的历史绩效比较带来困难。
  其三,就评价方法来说,有的企业依据年金资产配置情况对组合分类并设置不同业绩基准,并在同一类型组合之间进行对比评价;有的企业只看最终的投资收益率水平;而有的企业不仅评价投资管理机构的投资业绩,还评价投资机构的管理水平及投资经理的投资能力。
  其四,评价周期不一致。投资管理机构普遍认为,企业年金应该遵循长期投资理念。而部分企业为转移面临的待遇支付压力,考虑以年度为周期对投资管理机构进行考核,每年视业绩好坏更换投资管理机构。
  其五,评价结果的归因分析不到位。年金投资业绩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它既是投资管理机构本身的投资能力表现,同时也受到委托人、受托人一定的制约。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作为委托人在现实中越权制定企业年金投资政策、或过度干预企业年金投资操作的情况屡见不鲜,从而对企业年金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存在一定程度影响。

  解决之道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建议采取以下解决措施。
  追本溯源,从源头上应加强企业年金的信息披露制度。也就是必须加强企业年金信息披露方面的立法工作,用法律手段强制要求市场各类参与主体及时、准确、完整地公开披露企业年金的各项数据信息,将企业年金投资运行过程置于社会广泛监督之下,从而有助于企业年金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其次,鼓励各类企业参与投资绩效评价。企业年金监管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投资绩效评价工作,充分调动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因地制宜地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不断丰富绩效评价的需求内容,推动企业年金市场更好、更快地发展。
  此外,积极鼓励第三方中介机构参与绩效评价。这方面应制定严格的制度和流程,加强中介机构的资质认证,努力消除各种市场干扰因素,确保中介机构的独立性,防止该类中介机构与年金管理机构间的利益输送。可借鉴公募基金市场中晨星公司、标准普尔评级机构的做法,建立类似的企业年金评级机构,为企业年金投资绩效评价工作提供独立的、专业化服务。
  还有就是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机制。这就意味着建立健全相关基础性制度,进一步加强理论及实证研究,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规范评价程序、步骤以及使用正确的评价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归因分析,并通过反馈适时调整企业年金投资政策,提高企业年金的运营效率,以此推动企业年金市场的健康发展。


(摘自中国保险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