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上调社保标准、为退休人员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低保失能老人月补1100元……北京市最近推出的系列惠民政策,如同一张细密编织的“民生网”,从“补缺”到“普惠”,覆盖了北京所有人群。
从2010年7月到2011年年初,北京市连续调整低保金标准,从410元提高到430元再到480元。7月1日起,北京市再次大规模上调城乡低保、基础养老金、福利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待遇等多项社会保障待遇,其中城市低保标准从480元调至500元。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孙彦表示,今年初在全面上调了各项社保待遇标准的基础上,7月份再次上调部分标准,旨在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的要求。为此,北京市财政和社保基金将调整支出近8亿元,惠及300余万人。
据介绍,2011年上半年,北京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5.5%,持续高位运行。面对通胀压力,在收入增长放缓与支出不断增加的“两难”处境下,北京力保民生不断改善。
事实上,从2005年起,北京市已经开始探索将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北京还将对这一机制进行微调,使整个机制更完善、更系统,也更科学、更合理。
此次北京城市低保标准由家庭月人均480元调整为50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家庭月人均300元调整为340元;在养老金方面,北京市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福利养老金分别上调20元;失业保险金标准则分为五个档次,调整后,每档标准将上调30元。
除此之外,7月1日起,北京市还为退休人员发放了一次性生活补贴,对无固定收入重残无业人员给予生活补助。北京市现有企业退休(退职、退养)人员204.2万人,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年内将增加养老保险基金支出6.23亿元。
从北京市民政局了解到,根据近日公布的《北京市低保家庭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老年人入住定点社会福利机构补助办法(试行)》,7月起,北京市低保家庭中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60岁以上老人,入住指定社会福利机构,每人每月可获补贴1100元。
据了解,到201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360万,其中北京户籍老年人达到320万。北京市将在“十二五”期间加大推进老年人社会福利向适度普惠转变。
今年下半年,北京市还将在朝阳区常营公租房项目中配建老年公寓试点,今后有望在全市公租房项目中进行逐步推广。目前老年公寓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设计方案,占地5000多平方米,预计可居住百余名老年人。
据北京市财政局局长杨晓超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市财政支出突出民生优先,教育、社会保障、就业、医疗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均保持大幅度增长,其中教育同比增长26.3%、社保和就业增长28.5%、医疗卫生增长21.3%、文化体育与传媒增长10%、交通运输增长34.3%。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低至1.51%,全市法人单位从业人数同比增长4%,帮助5.6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8万人,全社会的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