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8日 01:38 今年3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赴深圳召开全国19省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会议,明确提出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仅仅2个月之后的5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考察上汽集团,了解了该集团的新能源汽车开发情况,并表示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能不能占领制高点,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汽车行业竞争的焦点。 国家最高领导人频繁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让业界为之欢欣鼓舞,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个股的狂飙突进,即是社会资本狂热情绪的直接宣泄。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最佳机会,新能源汽车承载了中国汽车工业太多的期望。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涉及电池、整车生产、下游充电站和充电桩等配套实施的建设、国家政策补贴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蜕变过程,这注定了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之路充满艰辛和曲折。 为了让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之路走得更为顺畅,样本的参考意义显得极为重要。作为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排头兵”,深圳的经验与得失值得业界借鉴与探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整理的公开资料显示,自2009年至今年3月底,深圳累计推广各类新能源汽车6958辆,建设快速充电站81座,慢速充电桩3000个;从2010年5月至今年3月底,深圳已分批投放了850辆纯电动的士,同时有1200辆电动公交大巴投入运营,另有电动私家车和公务用车1000多辆。 尽管新能源汽车推广已略有小成,但这距离深圳的新能源蓝图还相去甚远。今年4月25日,深圳市市长许勤表示,未来两年深圳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数量要达到2.5万辆以上,这一数字是目前深圳新能源汽车数量的3.6倍。另据《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计划的通知》的要求,2015年底前,深圳全市充电站要达到150座,充电桩要达到20万个,是现有充电桩数量的60多倍。 深圳全市要完成这些充电桩的建设需要多少投资?南方电网2010年曾计划到2012年建设3万个充电桩的目标,但如今只完成3000个,未达目标的原因是什么?未来20万个充电桩建设的目标又如何完成?此外,深圳已经投放的1200辆大巴及充电站运转效率如何?公交大巴的政府补贴如何?公交公司是否有积极性参与电动大巴的运营?新能源出租车的运营能实现盈利吗? 带着上述疑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展开了调查,以期拨开深圳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迷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