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协会汽车金融专业委员会10日正式成立,计划建立行业数据定期共享机制,以自律治理的建设强化汽车金融业务的规范发展。
“中国的汽车金融业只有十年历史,仍处于起步阶段。”银行业协会汽车金融专业委员会第一任主任委员、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余亚瑞说。
自2004年首批汽车金融公司正式成立以来,十年间,中国汽车金融行业从小到大,目前,已正式对外营业的公司数量达17家,总资产规模超过2600亿元,总贷款余额超过2400亿元,整体实现净利润近50亿元。
“委员会对内要成为汽车金融公司的‘自家人’,对外成为社会公众眼中的‘放心人’。”余亚瑞认为,汽车金融作为汽车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在助推汽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速汽车市场信息交换、提升汽车行业服务能力等方面有着日益显著的作用。
事实上,随着汽车金融行业的日趋成熟,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正不断向产业链纵深发展。除了针对新车的汽车经销商库存批发融资业务和消费者零售贷款业务外,汽车金融公司还开展了二手车零售贷款、二手车批发贷款、汽车融资租赁、经销商展示厅建设贷款、营运设备贷款等特色业务。
不过,在业务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汽车金融公司也面临着挑战。“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汽车行业结构调整、利率市场化等金融改革,使得行业发展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说。
杨再平认为,作为中国金融体系中与实体经济结合紧密的专业化金融服务机构,汽车金融专业委员会应当围绕汽车金融业务规范发展的主题,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加强会员单位与监管机构、政府部门的有效沟通,建立大数据信息的交流促进行业进步。
中银协汽车专业委员会同时发布了《关于规范开展汽车金融业务的自律规定》,并将建立行业数据定期共享机制等列为2014年的主要工作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