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工行江苏分行认真贯彻落实“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各项决策措施,努力改善各项金融服务,主动与地方政府和企业联手共克时艰,创造条件增加有效信贷投放。仅今年前两个月就新投放贷款450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新增贷款总量,为地方经济的平稳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上门跑政府下企业 主动改善金融服务
去年下半年金融危机来临,工行江苏分行充分认识到作为大型金融企业,所作所为对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信心有着重要影响。为了全面了解政府和企业在危机面前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分行领导分组带队到江苏省政府相关部门和苏南、苏中、苏北的政府及企业走访,13家市级分行的领导也纷纷走访地方政府和企业,上门听取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和企业家对银行服务的意见,主动表达与企业携手共渡难关的诚意,并与一大批企业签订了包括融资在内的金融服务协议,有的很快就付诸实施。去年10月份该行当月新增贷款58亿元,11月份当月新增贷款91亿元,给了许多处在困难之中的企业以强力的资金支撑。
江苏省政府启动3000亿元政府主导性投资计划和十项举措后,工行江苏分行积极响应,针对重点项目,积极与项目牵头方联系,提前介入,加快评审,努力提高前期调查的工作时效,及时承诺信贷配套,支持项目早开工、早建设。在江苏省政府组织“百企千亿”银企对接暨项目签约仪式上,该行与江苏省内大型工业集团——徐工集团重型机械公司等五户企业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承诺为这些企业客户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和一系列金融服务方案。去年底该行又把31份、总共515.6亿元的贷款承诺合同送到重点客户手中,今年又有涉及39.8亿元的贷款承诺合同签署。
优化信贷投向 既锦上添花又雪中送炭
在今年新增信贷投放中,工行江苏分行十分注重做好“江苏省政府十大举措”中提出的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投入,为经济长远发展锦上添花。在南京城建集团与银行敲定了两年210亿贷款中,工行江苏分行提供贷款60亿元,为参贷银行中资金量最大,保障了城建集团把原本排在2010年以后的水环境治理、危旧房改造以及长江岸线开发等项目纷纷提前到2009年实施。为保证一批重点项目正常实施,工行江苏分行在坚持业务合规性审查、风险可控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行业的客户,灵活掌握政策。对重点支持行业的优质项目,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度从宽掌握贷款期限、宽限期、利率、担保、还款安排等条件,对受经济下行影响经营出现暂时困难的重点行业龙头企业,继续给予支持,保持原有信贷支持项目不变。
在金融危机面前,工行江苏分行积极重视增加对最容易受到金融危机影响、长期面临融资难,同时又能大量吸纳就业的小企业信贷投入,切实做到雪中送炭。该行进一步总结完善小企业信贷管理的经验,建立起一套与小企业经营管理特点相适应的信贷评估、担保抵押、贷款审批、贷后管理的工作流程,并逐步扩大向基层经营机构的小企业信贷经营转授权,提高服务效率。通过结构调整,实行中小企业贷款专项计划管理,对市场前景好而目前遇到临时性资金困难,但是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依据政策给予贷款重组、展期等多种方式进行帮扶,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力助中小企业客户度过难关。目前,该行中小企业信贷客户达到近7000户,在全部公司客户中的占比由2005年6月末的46.95%提高到超过70%。今年以来,就增加了679户小企业新客户。特别是在以小企业为生力军的苏北五市,就新增小企业贷款8.84亿元。为支持居民个人创业,该行还大力推广个人经营性贷款,目前这一贷款余额接近180亿元,帮助一大批处于起步阶段、财务结构尚未完善的微型和个人企业主解决了资金困难。
与此同时,为促进内需增长,工行江苏分行大力开拓个人信贷业务市场,在市场普遍趋冷的情况下,今年还新增发放个人住房贷款20亿元,个人综合消费贷款1.3亿元。
设身处地帮企业 患难与共谋“双赢”
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工行江苏分行注重运用金融创新和自身优势,设身处地地为企业着想,谋求银企共赢。该行根据企业流动资金需求较大的特点,积极为辖内众多的生产制造型企业办理贸易融资等业务,通过对核心客户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其稳定生产线,带动了与核心客户紧密相关的上、下游相关企业稳定的资金链,从而稳定了产业链条的正常运营。去年该行贸易融资业务发生额达484.3亿元。
同时,积极创新金融服务,运用发行债券、中期票据、股权私募、现金管理等新型融资和资金管理工具,尽量帮助企业减轻融资成本。通过固定资产支持融资、商品融资等创新型融资产品,帮助企业充分盘活资产、拓宽了融资渠道,满足各类企业多元化金融需求。
针对江苏外向型经济特点,工行江苏分行努力帮助外向型企业抵御金融危机带来的外贸风险。在提供结算服务时,该行向出口型企业客户提供出口保理业务,帮助其调查进口商的资信情况,向进口商催收应收账款。对于采用远期信用证结算方式的出口型企业,为客户办理福费廷业务,在不占用企业授信额度的情况下,使企业提前获得资金,及时办理结汇、核销手续,有效规避风险,降低财务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