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工行快讯

大行担当 情满巴蜀
——中国工商银行倾力支持“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
 

  2009年5月12日,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的祭日。一年以来,面对地震带来的巨大灾难,中国工商银行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仅在抗震救灾中全面恢复营业最早,而且做到了赈灾救助最多、服务灾区最好、恢复重建最快。在灾后重建中,工商银行一如既往,继续发扬抗震救灾精神,以大行担当,发挥大行作用,在灾后重建的金融支持和服务上充分履行了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应尽的社会责任。

  灾区金融服务已完全恢复至地震前的水平

  地震当天,工商银行在四川的648个营业网点中有246个受损,52个网点损毁严重。危急时刻,该行上下首先想到的是金融服务不能中断,在妥善安置受灾员工的同时,迅速组织力量恢复对外营业。工商银行还创新服务方式,通过搭建帐篷银行、流动银行、板房银行等措施,努力全面恢复金融服务。在震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该行在四川的所有网点已经100%实现对外营业。

  抗震救灾逐渐转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后,工商银行根据灾区金融服务的特点,一方面因地制宜向灾区投放大量的ATM、POS等自助机具,满足受灾群众急需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大力加强与各级政府联系,将永久性网点的建设纳入受灾地区政府重建规划,加快推进灾区各类受损网点恢复营业和重建、改建、迁建工作进度。2009年4月28日,在“5.12”地震中严重受损的工商银行德阳绵竹支行东门分理处在紧张的加固装修后结束了近一年的板房银行历程,在原址恢复营业。至此,工商银行在四川已先后改建、重建网点27个,迁建网点2个。此外,工商银行还累计向四川灾区投放了328台ATM、228台网银自助服务机和3487台POS,灾区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已完全恢复至地震前的水平。

  在加快受损网点恢复营业的同时,工商银行还在四川省北川县、青川县等重灾区新建了分支机构,倾力为重灾区群众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在新建机构的过程中,工商银行采取特事特办的原则,大大加快了网点的建设进度。其中2009年2月10日在青川县竹园镇成立的工行青川支行被称为“过年7日建起的网点”,因为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当地同业银行都大吃了一惊——年前还没动静,怎么一上班就冒出个工行网点了?在灾情最重的四川省北川县,2008年7月17日工商银行将处于极重灾区的安昌路分理处升格为北川支行并正式营业,以真诚服务和支持新北川建设的责任感,全面践行“工商银行与灾区人民在一起”的庄严承诺。

  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积极支持灾区恢复重建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为满足抗震救灾企业的资金需求,工商银行迅速启动信贷业务应急处理流程和抗震救灾贷款“绿色通道”,对地震灾区电力、通讯、公路、铁路等行业信贷业务实行特事特办。灾后第三天,该行就向抗震救灾相关的电力、公路和制药行业企业投放了第一批贷款3.89亿元。2008年6月11日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出台后,工商银行主动与灾区当地政府沟通,建立联络机制,同时发动整体合力,由四川分行积极与广东、江苏等十九个援建省市兄弟行衔接,以银团贷款为主导方式,为援建单位提供开户、结算、融资等“一条龙”金融服务。截至今年4月末,工行已累计向四川灾区发放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贷款390.81亿元,是投放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贷款最多的金融机构。

  与此同时,工商银行认真分析灾后形势,结合灾后重建需求,积极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的重点项目和优质企业,继续加大对四川省交通、电力、城建、石化、电信、重装等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重点支持了二滩水电站、国电集团、华电集团等龙头电力客户和四川高速、成绵高速、机场集团、中铁二局等交通行业重点企业。此外,工商银行还充分发挥产品和业务优势,较好地满足了东汽、长虹等四川骨干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需求。

  为全面推动对灾区恢复重建的金融服务工作,2009年3月3日工商银行和四川省政府正式签署了金融战略合作协议,与四川省政府在交通、能源、城建、灾后恢复重建以及中小企业发展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提供全面的金融支持。目前,战略合作已全面启动。在重灾区绵阳,工商银行一季度已累计向当地7个灾后重建项目投放项目贷款9.25亿元,向2230户家庭累计提供住房贷款2.8亿元。在重灾区都江堰,2009年4月26日工商银行向都江堰市发放了灾损住房重建项目贷款30亿元,用于约2万户地震受损住房的重建。此外,该行四川分行还分别与乐山市政府、四川发展(控股)公司、四川铁路产业投资集团等地方政府和大型国有基础设施建设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明确了对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信贷支持意向。

  扶危济困,履行大行责任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工商银行广泛发动干部员工向灾区人民伸出援手、奉献爱心,一场全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募捐活动全面展开。据统计,工商银行共计向灾区捐款1.4亿元,其中境内外员工捐赠近9000万元,交纳特殊党费5305万元、特殊团费184万元,是这次抗震救灾中捐款最多的金融机构。同时,工商银行还迅速开通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捐款专属免费通道,及时宣传和引导客户通过电子银行专属通道捐款,确保公益捐款渠道通畅,第一时间将善款传递到位。在震后的两个月内,即通过电子银行为全国各地175 家慈善机构传递善款超过20万笔,金额达到7200余万元。除现金捐助外,工商银行还根据灾区需要开展了各类实物捐赠和志愿者活动。2008年5月13日上午,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就在都江堰、德阳什邡、绵竹设立了“受灾群众救助点”,派出数十名干部员工向灾区群众送去食品、饮用水等紧急援助物资。2008年5月17日又启动重灾区受灾群众直接救助行动,组织40名工会会员和青年团员组成5个“青年志愿者小分队”到灾区服务。工商银行全国的员工也积极前往各地医疗机构、红十字会献血,奉献爱心。

  2009年五一前夕,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组织60多名志愿者,赶赴绵阳北川县擂鼓镇、安县永安镇,德阳绵竹市紫岩乡、成都彭州磁峰镇、广元青川县马鹿乡等重灾区的8所中小学,将员工捐赠的价值6万元的各类书籍、文化用品送到受灾地区儿童手里,将工行人对广大灾区群众的关心和关爱送到灾区群众的心里。

  回首一年来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工行人见证了泪水怎样铸成坚强,见证了坚强怎样化为力量。下一步,工商银行将继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全力以赴为灾区群众提供更加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为灾区恢复重建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金融服务支持。


(中国工商银行 200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