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所:股指期权会员技术准备工作已完成
 

  中金所副总经理鲁东升26日表示,目前中金所股指期权相关合约规则方案设计和会员技术业务准备工作均已完成。

  他是在由新湖期货和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共同主办的第一届期权中国(国际)论坛上作上述表示的。

  鲁东升说,中金所推动一百多家会员单位和数十家做市商做好股指期权技术业务准备工作,并大力开展了投资者教育和市场培育工作。下一步,中金所将积极推进策略保证金收取方案的实施,加快研究落实SPAN资产组合保证金收取方案,降低投资者保证金占用水平,提高市场效率。

  据了解,中金所自2011年开始筹备股指期权上市工作,并于去年11月8日启动了仿真交易。“仿真交易已平稳运行了8个多月,总体来看推出股指期权的市场基础已经具备。”鲁东升介绍道,中金所在此基础上重点推进了做市商机构的培育工作,“我们举办了做市商仿真大赛,共有71家机构参与。通过大赛,做市商在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方面的作用得到了验证,相关技术也得到了检验”。

  此外,鲁东升还表示,中金所根据期权仿真交易情况编制了中国波动率指数,该指数在股指期权仿真交易中功能初显。

  中金所期权小组负责人王琦表示,作为反映市场波动情况的重要指标,波动率指数已成为欧美各国监管部门的决策依据。目前,中金所已经把中国波动率指数的发布频率提高到每分钟一次,“在股指期权仿真交易中,中国波动率指数对整个市场风险的反映是比较及时的,它有助于交易员判读市场情绪”。

  针对研究波动率指数的意义,新湖期货研究所所长李强介绍说,从国外经验来看,波动率指数的前瞻性非常强。“期权价格反映的是隐含波动率,隐含波动率实际上是对未来风险的预期。无论在投资者层面还是政策制定者层面,波动率指数都受到了较大关注。”李强同时表示,当前国内的波动率指数还不具备实际交易的功能,未来随着期权的推出,波动率指数有望成为可交易的品种。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和讯网 2014-07-28)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