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涨三个月 味精价格上行周期或开启
 

  受近年来产能过剩影响,味精行业2013年跌入低谷,市场需求疲软价格不断下降。不过,随着产能整合逐步完成,新一轮上行周期可能正在开启,今年以来,龙头企业已经多次提价,年内涨幅约7.4%。

  从卓创资讯获悉,7月23日起国内主要味精企业报价不同程度上涨:福瑞味精大包装40目现汇到货价参考8100-8200元/吨,上涨200-300元/吨,幅度2.47%-3.66%;伊品40目到岸价上涨100元/吨至8100元/吨,幅度1.25%。

  此次涨价距上次6月29日调涨100-200元/吨不到一个月。早在今年5月,福瑞味精就率先涨价400元/吨,报价7200元/吨。由于阜丰主动提价,梅花集团跟进,6月份味精价格见底反弹8%,毛利率回到正区间。分析人士称,此轮涨价是味精厂家经历长期亏损后,决定通过联合涨价的试探性自救。

  据悉,味精行业此前整体价格在6900-6950元/吨,6月中旬召开的味精行业会议决定,在7月5日之后将价格调至7500元/吨。从市场均价看,国内1月份均价为7333.33元/吨,目前是7880.43元/吨,今年以来涨541.7元/吨。

  卓创资讯分析师陈莹莹表示,味精此轮涨价原因有三:一是原料玉米价格居高不下且十分紧俏,当前味精主产区的玉米价格一直徘徊在2300-2400元/吨,高于往年的1990-2000元/吨,玉米价格推高生产成本;二是几大生产企业的开工略低,阜丰宝鸡处于全线停产搬迁的阶段,复产时间暂定于10月底到11月初;中粮暂停报价,要到月底复产,经销商存在囤货现象;三是8月下旬基本处于下半年旺季备货阶段,对市场有一定利好支撑。

  A股中生产味精的上市公司有梅花生物、莲花味精等。莲花味精是我国最大的味精和谷朊粉生产与出口基地,处于行业龙头地位。梅花集团拥有河北霸州和内蒙通辽两大生产基地,产销量50万吨,占国内产能20%,味精占其主营收入约50%。中粮生化是中粮集团下属的大型农化企业,味精产能10万吨。

  中金研报分析,目前国内11 家味精生产企业中已有33%的产能亏损近两年。在环保日益趋严的背景下,预期味精行业整合即将完成,新一轮价格上行周期将启动。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和讯网 2014-07-25)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