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
 

  1. 内外需疲弱致上半年经济增速回落

  2012年初以来,经济增长延续了去年的回落态势,GDP当季同比增速连续5个季度下滑至二季度的7.6%。内需和外需的疲弱,造成了经济不断探底的状况。从短期波动来看,2011年四季度以来去库存的因素起到很大作用。

  从支出法GDP来看,着重表现为出口、投资增速下滑,2012年上半年投资对GDP的贡献比上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净出口也表现为对经济增长的负贡献。从月度指标来看,工业生产形势恶化超预期,自4月份增速9.3%回落至个位数以来连续三个月低于10%,表明经济仍处于触底过程中。

  年初以来,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快速下滑,成为拖累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铁路投资的减少也是拖累投资的重要力量。对于投资增速的回落贡献因素,经测算,房地产开发投资若保持去年增速,可对冲投资回落2个百分点,前5个月铁路投资同比减少903亿元,拉低投资增速1个百分点。

  外部环境恶化,出口增长乏力。去年以来,我们面临着一个外部需求逐步萎缩的环境。从发达经济体来看,欧洲陷在债务危机的泥潭中,经济摇摆于增长与衰退之间,其作为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直接拖累了我国外贸增速;美国经济受益于欧债危机引发的避险资金回流,经济增速达到2%左右,但日益强化的贸易保护策略也对出口形成抑制。尽管新兴市场成为我国出口结构调整的方向,但在欧债危机以及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下,新兴市场2011年下半年以来增长普遍放缓,如印度、巴西、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分别出现了同比增速的回落。

  上半年的经济回落,有外部冲击和房地产调控的直接影响,但从深层次分析,2011年以来经济增速的下滑也有其必然性,不论是从周期波动、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还是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后的恢复规律来看,经济增速下行存在必然性。

  2. 政策宽松保下半年经济企稳回升

  尽管经济增速回落存在必然,但这是从长期角度分析潜在增长率的回落。就下半年短期来看,采取政策刺激措施来对冲经济增速下滑十分必要。我们认为,刺激政策仍然会“路径依赖”,以投资上项目为主,消费、出口也进行一定鼓励刺激。从效果而言,投资仍将一直独秀。但从具体方式上,将更多考虑优化产业结构、消费结构,鼓励节能环保,刺激以“做”为主,不会为了提振信心而抛出“*万亿”的计划。

  投资仍是主力,结构有所变化。下半年保增长,扩大投资仍是一个主要手段。尽管作为传统手段刺激经济直接、有效,但也产生了一些后遗症,市场对此褒贬不一。而当前缺乏主导产业带动的形势下,通过对投资结构的优化选择也可以降低其负面效果。我们预计,下半年的投资刺激将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带动作用强的基建、铁路及制造业项目;二是调整产业结构的节能环保、新兴产业;三是围绕民生的农田水利、保障房等。民间资本其他投资领域,仍存在“挤出效应”风险,从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投资的变动关系中可以发现,若各地政府启动一批重大投资项目,按照历史经验,经济资源仍将向上述投资倾斜,民企生存环境会出现一定恶化,原有行业的一般性投资也会受到影响。基数倍增的前提下,又面临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最终需求不足企业投资动力受限等因素制约,预计伴随相关项目的投放,全年投资增速有望回升至21%左右。

  消费刺激效果有限。上一轮消费刺激正接近尾声,新一轮刺激政策正陆续出台。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来看,也能发现刺激政策发挥效果的演变轨迹。家电下乡及以旧换新、汽车下乡、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免等政策,对刺激金融危机后的消费起到积极作用,2008、2009年消费增速呈现上升趋势,随着潜在需求的消耗及相关政策的逐步退出,消费增速最近两年呈现平台式下降。年初以来消费品市场表现比较平稳,回落幅度有限。根据前上半年趋势来看,下半年消费增幅回落程度有限,而考虑到节能家电、汽车的补贴等政策刺激,或可拉动一部分消费需求,但效果相对有限。毕竟此次刺激针对节能产品,补贴范围有限,针对的也主要是相对高收入居民。我们预计,今年消费名义增速将保持在15%左右,实际增速与去年基本持平。

  外需或回暖,欧债危机影响仍是关键。下半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将是影响经济波动的关键因素,特别是欧债危机的演化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在正常情况下,若欧元区不发生大的事件冲击,欧洲经济仍将处于近乎零增长,美日经济将稳步低速增长,新兴市场虽然经济增速回落,但需求尚可。伴随着出口结构的不断多元化,对于发达经济体的出口依赖程度正逐步降低,外部主要需求除欧盟外,下半年增长相对确定,总体上外需呈现回暖态势,我们预计中国下半年出口增速有望小幅回升,全年或可达10%。

  通胀先抑后扬。从上半年物价运行状况来看,总体呈现出前高后低的回落态势。虽然CPI波动略有反复,但总体呈现逐步下行的态势,也为央行6月份降息提供了空间;PPI受翘尾因素的影响和需求疲弱的拖累,同比增速进入负增长区间。预计下半年CPI将呈现前低后高走势,但总体水平低于上半年。

  3. 主要结论   

  我们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长将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季度GDP前低后高,二季度探底后逐季回升,全年增长约8%。与2011年相比,投资、消费、净出口三大需求名义增速均将出现回落,但投资、消费实际增速有望与去年基本持平;CPI平均约3%;全年信贷投放规模有望达到8万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幅度比去年收窄。

  下半年的政策仍将围绕扩大内需来进行刺激和放松,但在刺激中将更加注重结构的调整。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除了加大投资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继续围绕刺激家电、汽车、建材等消费的补贴外,在税收方面也将有更多动作,如围绕降低企业负担、提升经济活力来推进营改增、针对民营及中小企业等的税收减免等。货币政策仍采取稳健偏宽松的措施,预计下半年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4次,存在降息的可能,但要根据经济恢复情况和物价走势而定。

  外部风险仍是影响经济走势的关键因素。若在悲观情形下,欧债危机急剧恶化,全球经济下行,我国仍将受到自外贸向内需的冲击,不排除大规模经济刺激和政策放松的可能。

  浏览报告全文及更多文章请进入我行财务顾问专区

  (作者:柳春明)

  重要说明:本报告所涉及资料、数据均来自于公开披露资料,但不保证所载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报告中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工商银行的观点,所构成具体的操作建议,仅供参考。本报告阅读者据此所进行的相关操作,风险自担。本报告仅供中国工商银行客户参阅,不得用于盈利性商业目的。未经许可,任何机构、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报告的全部或者部分内容进行复制、翻印或将其向其他人分发。

  (信息来源:中国工商银行投行研究中心)


(2012-08-0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