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全面复苏仍需时日
 

  2012年上半年保险行业高开低走态势明显,在保费基数不断增长的前提下增速放缓本就属于正常规律,同时外部大环境整体偏紧也是客观事实,总体表现可算差强人意,但去年全年困扰保险业的隐忧至今仍未消除,下半年发展前景并不乐观;财产险增速趋势性放缓,宽幅波动的表象透露出维持业绩增长的动力已不再稳定,而变成了在保险公司阶段性的营销推动措施作用下脉冲式的增长,无法形成可持续增长的明确预期,但从长期规律看,行业的向上发展必然呈螺旋式上升,阶段性放缓并非宣告“黄金年代”就此终结,反而可以看作是为下一轮的增长积蓄力量;寿险行业深陷泥潭,在传统渠道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保险公司不断努力寻找其他途径,各种突破传统形式的直销、代理方式的涌现体现出非凡的创造性和积极的态度,持续的负增长是对保险公司所有者耐心和经营者决心的考验;意外险的平淡无奇和健康险的突然启动成鲜明对比;保险资产增速随着基数的不断增大而有所放缓,投资型产品收益率依然无法保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但对于保险企业而言,通过改善投资一方面可以带来直接收益,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转变市场形象增强市场号召力,通过以投资促承保的路径走出困境前景光明;寿险、产险市场竞争格局均未出现太大变化,排名居于前七位的公司并未受到威胁,但竞争加剧导致市场秩序有所松动,产险价格战重现市场,行政干预是监管部门常规手段难以取得收效无奈之下的底牌,从根本上解决价格战,需要着力促进市场结构和客户需求的多元化。

  下半年发展形势看,保险公司已无退路,需闯字当头积极进取;业务规模上,保费增长动力依然匮乏,在宏观经济形势进一步明朗之前市场需求不会出现快速增长,销售渠道已不是唯一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因素,除非产品形态有本质突破,行业复苏仍需时日,总保费收入规模判断,无论是正增长还是负增长,幅度都将十分有限,全年保费收入应在1.4-1.5万亿元之间;此轮渠道改革呈现出明显的被动性,但整体上看百花齐放的局面蕴含着长期发展的勃勃生机,2012下半年乃至2013年,这种创新浪潮将更加汹涌澎湃:便利店代销虽然覆盖范围较小,但在起到渠道创新作用的同时,兼有品牌建设和市场培育的价值、专业电商网站深度介入保险网销,解决了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难题,全新合作模式浮出水面、无股东关联关系保险代理业务虽有制度性约束,但仍有机会演变成“渠道方-产品方”的合作模式,值得深入探索;在以偿付能力为核心的监管指标体系下,融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保险公司业务拓展的另一重边界,从长期来看,监管部门拓宽融资渠道-保险公司融资能力提升-偿付能力改善-保费增长提速的传动关系将成为发展的主旋律,次级可转债的出现进一步夯实了债务融资的重要地位,而资本市场走势低迷使得上市公司数量难以快速增加;保险市场产品同质化的痼疾使得保险公司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随着保险行业发展的逐步深入,更具个性化的保险产品、更加细分的市场、更具公司特色的服务方式都可能成为一家保险公司生存的支柱,以养老产业和投资型非寿险为代表的产品创新项目将成为行业复苏的火种。

  浏览报告全文及更多文章请进入我行财务顾问专区

  (作者:贾崧)

  重要说明:本报告所涉及资料、数据均来自于公开披露资料,但不保证所载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报告中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工商银行的观点,所构成具体的操作建议,仅供参考。本报告阅读者据此所进行的相关操作,风险自担。本报告仅供中国工商银行客户参阅,不得用于盈利性商业目的。未经许可,任何机构、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报告的全部或者部分内容进行复制、翻印或将其向其他人分发。

  (信息来源:中国工商银行投行研究中心)


(2012-07-3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