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业旺季回暖幅度有限,细分市场中找机会
 

  航空公司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显著下滑,南航和东航均已预告中期业绩降幅超过50%,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国内外宏观经济走弱,导致行业需求不济。航空业作为强周期行业,与宏观经济关系密切,在目前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以及欧债危机加重,美国经济疲弱的背景下,行业增长乏力。上半年民航总周转量累计同比增速仅为4.9%,其中货运业务跌跌不休,行业靠客运支撑,但是国内客运也逐渐显出疲态。在此影响下,市场的供需形势转换,即需求增速回落至供给增速之下,因此航空公司力图通过控制运力,来稳住客座率和票价。我们认为,虽然环比来看,旺季的需求会有所回暖,但在目前整体经济环境下,也不会有太大惊喜,将取决于宏观经济是否有进一步的刺激政策出现,而且政策的效果显现还有一定的时滞,预计货运业务仍将是最大拖累。

  第二,油价再次发威。今年因伊朗问题,国际油价于一季度再度攀高,4月初,国内航油出厂价相应上调至8061元/吨的历史新高。虽然随后,由于市场对全球需求的担忧加重,国际油价冲高回落,国内航油价格连续三个月回调,但目前依然处于历史高位,且地缘政治仍是一大不确定性因素。而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如果出现新一轮的宽松政策,油价也有上涨的风险。我们认为,航空公司下半年仍将面临较大的油价压力,而且目前三大航无新的燃油套保合约,再加上需求疲弱,很难通过调整裸票价格将燃油压力传导给消费者。

  第三,人民币贬值导致收益变损失。上半年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收于6.3249,人民币较去年末贬值约0.38%,因此与去年上半年的汇兑收益相比,今年转为损失。我们外汇小组认为2012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将升值1%~3%,下半年的升值速度较上半年会有所加速,不过与去年全年超过5%的升值幅度相比,今年的汇兑收益承压。

  整体而言,与2010年的鼎盛时期相比,近两年行业景气处于下行中,今年三季度的表现会明显好于上半年,但全年来看,惊喜不大。在行业整体景气走弱之时,机场业、西部地区的航空市场以及廉价航空市场中呈现一定的机会。

  首先,机场业的防御性凸显。一方面与波动较大的航空票价和客座率相比,机场的收费较为稳定,其受宏观经济的影响相对较小,周期性的变动幅度也没有航空业那么大;另一方面,非航业务日益成为机场重要的利润来源,机场在盈利模式上在继续向利润率更高的非航业务转变,消费属性在逐渐加强。

  其次,西部地区承接增速。西部地区发展航空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行业政策倾斜、地理优势、旅游资源优势以及产业转移的带动作用等方面。无论是因为东部市场高铁的挑战和饱和的空域资源,还是上述西部地区本身的优势,航空公司都在积极拓展西部地区的航空市场,通过与地方政府或者企业的合作,加大运力投入,而四川、重庆、新疆、云南是各大航争夺的西部焦点。

  再有,廉价航空危机中显机会。近年来亚太地区的廉价航空业迅速崛起,廉航所占市场份额由2001年的仅1%,上升至目前的约25%,但增长主要来自于东南亚地区。东北亚地区本土的廉航之所以发展滞后,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管制,如我国对票价以及市场进入仍都有一定的管制,尽管逐步放松管制以推动航空业发展,是目前全球业内的共识;二是,日本新干线网络发达,机票的税费较高,而我国的高铁发展也很迅速。但今年以来,廉航公司密集地开拓日本、中国等东北亚市场,这其中除了因为目前廉航较低的市场占有率,以及中国市场巨大的增长潜力等原因之外,经济形势不好之时,廉价航空市场也呈现一定的机会,因为收入走弱之时,成本控制得力就显出其优势,而且该时期的消费者对票价变得更为敏感。

  浏览报告全文及更多文章请进入我行财务顾问专区

  (作者:张晓燕)

  重要说明:本报告所涉及资料、数据均来自于公开披露资料,但不保证所载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报告中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工商银行的观点,所构成具体的操作建议,仅供参考。本报告阅读者据此所进行的相关操作,风险自担。本报告仅供中国工商银行客户参阅,不得用于盈利性商业目的。未经许可,任何机构、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报告的全部或者部分内容进行复制、翻印或将其向其他人分发。

  (信息来源:中国工商银行投行研究中心)


(2012-07-3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