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金融超市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商城
增速略减通胀高,政策均衡中选择——2011年下半年中国经济与政策展望
 

  下半年的开始,欧债危机继续蔓延,美债危机对市场带来巨大震动,外围经济体复苏形势复杂,中国经济增长逐步放缓,再加上通胀高企的现实,都使企业、市场、决策层在不断的“纠结”选择中前行。

  一、经济增长波动较大,增速略减仍处高位

  2011年上半年的整体经济增长呈现投资快、消费疲、物价高、增长速度减缓的特点,6月份当月数据在上半年显示了暂时的“反弹”,但在7月份这一“反弹”并未继续。一是工业增加值增速在6月份出现短暂上扬后再次呈现下降,6月份的工业增加值增速由5月份的13.30%增长到了15.10%,但7月份又下降到了14.0%,说明经济体增长依然不稳定;二是投资增长继续回落,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回落到了25.6%,7月份这一增速下降到了25.4%,增速虽有下降但仍处在高位,投资增长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力;三是消费增速有所下降,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长率为17.70%,7月份降到了17.2%,消费增长的启动依然乏力;四是进出口在前7个月中部分月份出现逆差,且增速波动相对较大,外部环境并不乐观。

  这些数据显示的经济体处于相对“弱”势增长状态,中国经济增长在一季度达到9.7%之后,二季度达到9.5%,虽然有所下降,但是经济增速的下降并不代表着经济进入衰退。主要的原因在于目前以投资为驱动力的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并未改变,投资增长依然处于25%以上的较快增速水平上。保障房建设投资和水利建设投资将成为未来投资增长的主要引擎,随着“促消费”措施的实施,在“十二五”期间消费也将有所增长。

  在未来的增长中,“短期靠投资,长期靠消费”可能是增长的关键词。在近一年内,以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仍难以改变,消费或将在通胀逐步下行期对经济增长有更大贡献。我们判断中国经济在2011年增速仍有望达到9.5%,在2012年也仍将在9%以上运行,增速虽然相对有所下降,但仍在较高速度的轨道上。

  二、三大威胁考验经济,增长稳定性受限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三大威胁,将影响经济持续增长的稳定性:

  一是物价的持续攀升。7月份通胀率冲高到6.5%,在翘尾因素有所减弱的情况下通胀率高企说明新涨价因素仍在扩大。在政策面的持续调控下,通胀的压力并没有减弱。目前依然存在着较大的物价上行风险,预计2011年通胀率或在5%以上。一是食品价格的高企并未减弱,尤其是在基数很高的情况下,包括猪肉在内的一些食品价格增幅在降低,但并没有出现负增;二是非食品价格上涨幅度开始有扩大的迹象,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5.9%,服装价格上涨2.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3.6%。在调控持续加码中食品价格并未有大幅降低的情况下,非食品价格若涨势形成,将造成新一轮的物价上涨,而这种情况将直接影响到2012年的物价水平,在2011年基数较高的情况下,2012年若继续呈现通胀的形势,这种状况将更威胁实体经济的增长。

  二是内部预期的不一致。主要表现在调查数据显示的经济体各主体对未来经济前景预期的差异上。以PMI这一预期指标为例,有两个表现的差异:一是制造业和非制造业表现的差异,从CFLP公布的PMI来看,制造业的扩张趋势在下降,而非制造业在7月的扩张预期有所回升;二是不同调查主体对未来经济体扩张态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CFLP和汇丰调查结果的不同上,CFLP主要调查对象集中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其制造业PMI值仍处于50以上的扩张区间之内,而汇丰PMI调查对象主要是中小型企业,其制造业PMI已低于50处于收缩区间。这些差异主要体现的是各经济主体预期的不一致,预期紊乱导致的结果是内部不协调,调控政策难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执行,甚至产生相反的效果。

  三是内外部公共债务危机的威胁。从国内来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带来的债务风险虽然总体可控,但隐忧犹存。无论银监会、央行,还是审计署、财政部,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都进行了相关调查,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性债务余额10.7万亿,如何消化仍是摆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项潜在风险。从国际来看,欧洲债务危机有加剧之势,美国债务上限在吵吵嚷嚷中虽获通过,但部分评级机构下调了其主权评级。美国和欧元区两大经济体的经济恢复在公共债务危机中显得步履蹒跚,再加上通胀的威胁,全球经济面和政策面的平衡将更加困难。

  三、三大目标权衡决策,稳健政策仍将执行

  无论面对多大的威胁,我国经济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所执行的三大目标任务不会改变,即“保增长、控通胀、调结构”。维持三大目标的一致性,同时化解三大威胁将是未来决策层的主要着眼点。在这三项目标的优先级别选择上,前两项的调整决策层将有所取舍,需要协调使之保持一种平衡,而结构的调整将贯穿在前两项任务的均衡调控过程中。

  从目前的经济现状来看,控通胀仍将是首要目标选择。在此政策着眼点下,引导预期、预防国内外的公共债务风险将是主要操作方式。前7月已经采取了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3次上调基准利率的措施,下半年,在外部环境有所恶化的情况下,政策面持续执行的稳健货币政策是否会产生犹豫?2008年金融危机,中国扩大投资的应对带来的一系列后续问题仍未解决,在当前公共债务危机下,政策面上或会采取观察变化、相机而动的决策方式。从国内来看,虽然当前经济增长的前景并不稳定,但仍保持在9.5%左右的较高的增速水平上。与此同时,通胀的高企是最大的潜在威胁,在经济增速仍在高位运行中采用较为趋紧方向的政策工具进行调控,产生的负面效应可能较小,一旦在通胀高企下经济体增速出现较快下降,政策调控将处于极为被动的位置。

  未来,有保有压将是政策重点,宏观稳健和微观引导将密切结合,控通胀和保增长的均衡仍在偏向控通胀,2011年下半年仍将有利率调整的可能,预计到2012年初这一天平或将略向保增长倾斜。

  浏览报告全文及更多文章请进入我行财务顾问专区

  (作者:陈振锋)

  重要说明:本报告所涉及资料、数据均来自于公开披露资料,但不保证所载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报告中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工商银行的观点,所构成具体的操作建议,仅供参考。本报告阅读者据此所进行的相关操作,风险自担。本报告仅供中国工商银行客户参阅,不得用于盈利性商业目的。未经许可,任何机构、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报告的全部或者部分内容进行复制、翻印或将其向其他人分发。

  (信息来源:中国工商银行投行研究中心)


(2011-08-25)
【关闭窗口】
 
       
   
       
   
       
   
 网站声明服务网点网站地图联系我行短信银行服务│服务热线 95588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