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亏”的定价博弈
对交强险可能盈利的预期,保险公司都因为关系切身的经济效益而出言谨慎。
根据保监会的规划,“交强险第一年先实行全国统一保险价格。在实践中积累经营数据,通过实行‘奖优罚劣’的费率浮动机制,并根据各地区经营情况,逐步在费率中加入地区差异化因素等,逐步实行差异化费率。”
这一规划为来年的价格调整埋下伏笔。
而按照交强险法定保险“不亏不盈”的设计原则,如果出现盈利,盈利将进入补偿基金,第二年度可能降价;若出现亏损,则由保险公司自己承担,第二年度有涨价的可能。
由此,根据经济学的原理,对保险公司而言,最有利的策略是既不出现巨额盈利,也不出现巨额亏损。而相对而言,略亏似乎是最优的博弈策略。
这恰好和目前的“账面亏损”状态不谋而合。
实际上,“账面亏损”已经让期望涨价的保险公司们感觉到了尴尬。
一家大型保险公司的管理人士回忆称,交强险征求意见之时,各家公司测算的风险保费远远高于目前的交强险的全国费率。
他还透露,正因为测算的风险保费过高可能超过投保人的承受能力,到目前为止,拖拉机的交强险费率至今没有出台。
不过,保监会“综合考虑目前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者承受能力,以及保险公司经营能力,对费率方案进行审批”,制定了全国统一的价格——例如6座以下家庭自用汽车其交强险价格统一为1050元。
按照这一逻辑,有观点认为,目前的交强险费率必然给保险公司带来大量的亏损,明年将涨价。
但是目前情形和当时的预测似乎大相径庭。
一家新兴保险公司的总裁透露,其根据相关的数据分析,实施交强险后,在保监会的七折限折令等措施下,今年车险可能实现整体盈利。如果按照此预期,明年交强险面临的不是涨价,而是降价。
两极分化
除调研盈亏情况外,保险公司虚列交强险营业费用、虚挂应收保费等财务“怪象”,也是保本次调研的重点之一。
按照规定,交强险每笔业务的手续费不得高于4%。前述大型保险公司的人士称,总体而言,机关事业单位的交强险手续费保持得比较好,地域上,上海等地区的手续费比较规范。
但是,这一标准在国内不少地区已成为“不设防的马其诺防线”,前述保险公司总裁透露,有些地区甚至达到8%—10%。
超过部分显然不能从正常的手续费中走账,“通过列营业费用和应收保费”就成为主要的一个通道。
不过,对于手续费支付的压力,大保险公司和小保险公司的感受不一样。大公司由于网络多,直销的渠道广,手续费的支付压力小一些;但是,小公司则不一样,由于前面的优势均不存在,所以支付手续费的压力较大。
前述保险公司总裁称,除了一些灰色的手法外,一些小保险公司不得不用车损险的手续费补交强险。因此,部分小保险公司出现较大的亏损的压力。
该总裁预计,尽管最终的数据尚没有出来,但可能出现的格局是,大公司盈利,小公司亏钱。同时,因为大公司为行业的主流,因此整个车险实现行业盈利,但中小保险公司明年则可能集体亏损。
(作者:陈恳)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