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负责人表示我国对外资保险无限制开放不现实。
“在持续快速增长的状态下,外资保险公司希望实现更彻底的开放、取消一切限制,这是不现实的;希望能在短时间内达到中资公司的发展水平,也是不现实的。”
近日,在此间举行的“入世五周年保险业对外开放情况通报会”上,中国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作出如上表述。他说,2001年,外资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为33.29亿元人民币,而到了2005年底,保费收入已经达到341.2亿元,五年间增长了约9倍。到2005年底,外资公司占全国市场的份额为6.92%,较入世前的1.58%增长了5.34个百分点。
“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广东四个开放较早、外资保险公司较为集中的地区,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则分别占到当地市场份额的19.43%、17.37%、10.14%好8.86%。发展速度非常快。”他说,截至目前,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47家外资保险机构在华设立了121个营业性机构,135家外资保险机构设立了近200家代表处。
该负责人说:“入世五年来,中国保险业严格履行承诺。到目前为止,除了外资产险公司不得经营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外资设立寿险公司必须合资且占股比例不能超过50%等限制外,我国保险业基本实现了全面的对外开放。”
但该负责人强调,在持续快速增长的状态下,外资保险公司希望实现更彻底的开放、取消一切限制,这是不现实的;希望能在短时间内达到中资公司的发展水平,也是不现实的。“不论是保险企业还是银行等其他企业,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都遇到了重重阻碍和各种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壁垒。”
统计资料显示,截至目前,中资保险企业在港澳、东南亚、欧洲和北美等地区,共设立了43个保险营业机构和9个保险代表处。“中资保险机构在境外设立营业和非营业机构较多的国家和地区为:香港(24家)、英国(9家)、美国(6家)。”该负责人说。
在谈到外资保险公司进入,对中国保险市场带来的影响时,该负责人表示,保险市场开放以来,共有超过600亿元人民币的境外资金,通过设立外资保险机构和参股中资保险公司进入我国。外资的进入,对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他建议,下一步,“外资保险公司应积极实施本土化发展战略,适应市场环境,以进一步打开发展局面。”
(作者:徐涛)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