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险后得不到赔付,咨询了保险公司才知道原来情况不符合保单上的规定,只能哑巴吃黄连。相信这是很多投保人都会遇到的情况。买保险怎么才能不被“忽悠”呢?其实读懂保单很重要。但是面对“天书”一样晦涩难懂的保险条款,究竟有没有什么快捷的方法能迅速又明了的理解保单内容呢?
保单上的条款有很多,每一条都去细细研读显然是不太现实的。专家建议可以抽丝剥茧把握以下“四个关键点”。
区分保险费、保险金额及现金价值
保险费是投保人向保险公司支付的费用,是作为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对价。保险金额是指保险人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最高限额。现金价值是指投保人退保或保险公司解除保险合同时,由保险公司向投保人退还的那部分金额。弄清以上三点就会明白退保时退的不是保费,而是现金价值,所以客户在购买保险之初就要做好长期坚持的准备,中途退保不是你交了多少钱就退给你多少钱。
搞懂风险保费、储蓄保费与附加保费
风险保费是根据每个年龄段死亡率来确定的。对于保障程度较低的险种,这部分保费所占比重较低,反之则较多。
储蓄保费往往和厘定利率相关。投保人如果在承保期出险,则会获得相应的保险赔付,寿终正寝或保险到期也能拿回本金甚至更多。某种程度上肩负着投保人投资理财的任务。储蓄保费在缴费期的头几年中,占总保费的比例低,越往后,占比越高。对客户来说现金价值越高越好。
附加保费包括保险公司的经营费用,如销售人员的佣金、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费用。对客户来说,附加保费越低越好。
因此,保费条款中通常会写明投保人应当以什么方式缴付保费、缴费的最后时限等,投保人应当按照约定及时缴费,防止保单终止或者失效。
什么是保险责任?
所谓保险责任,通俗地讲就是投保人买了保险后,保险公司承诺会为你做些什么。身故、全残给付是指如果被保险人在保险有效期内不幸身故或全残,保险公司将按照约定的金额理赔。满期给付,是指保险合同期满时,如果被保险人仍然健在,并且没有发生过大疾病的理赔,保险公司将给付满期保险金,保单宣布结束,而不是很多人理解成的“保费返还”。
投保人还须关注“责任免除”,知道哪些情况下保险公司是不承担保险责任。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
了解保障范围
在保障类保险中,看清保障范围是尤为重要的。比如投保重大疾病险时,要看哪些疾病是在保障范围内。此外,疾病的轻重程度也会在保单中列出,投保人一定要看清楚赔付疾病的轻重程度约定才行。同时,特别要注意在多长时间内向保险公司提出申请,申请时应提供哪些文件等, 以便万一有事可及时与保险公司取得联系并索赔。
(作者:胡利佳)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