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金融超市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商城
保险保险指南投保理赔


谨防保险公司“团险个做”
 

  银保“联姻”本是金融业一个很好的混业结合的实例,但是近年来却频频传出银保联合诱导消费者的事件。“团险个做”就是保险公司和银行联手常出现的违规操作。有些消费者可能还不清楚什么是“团险个做”,下面就具体给大家介绍一个案例,提醒消费者遇到类似的情况时要懂得辨别。

  今年77岁的李女士于2006年5月30日到解放桥附近的一家银行,想存2万元定期存款,工作人员当时称有一种比定期存款利息更高的存款方式,不管存多长时间,利息都高于同期的定期存款。李女士表示同意,银行为她办理了手续,李女士拿到手的只有一张“团体人身险个人保险凭证”卡片。

  在银行买保险不稀奇,但个人客户为什么竟拿到了团体险保单?正常情况下,团体险是指单位或集体投保。记者看到,这张加盖了某保险公司山东分公司业务专用章的保单,投保单位是“济南邮通责任有限公司”,李女士与这个单位并无任何关系,自己的钱要存款,即便是“不小心”买了保险,投保人也应该是李女士,怎么竟变成了一个单位?更令人不解的是,作为一份保险,上面写明了保险金额为2万元,也就是说,假设被保险人出现意外,她只能拿回自己原来的2万元,这份保险没有提供任何风险保障,显然,这并不是一份真正意义上的保险。另外,这份保单写明了保险期限是“终身”,对投保人的回报、收益等只字未提。

  李女士说,2009年以来,因为对这张“存款凭证”有疑问,同时也想拿回自己的存款,她打了保单上的保险公司电话,对方称这份保单的期限为5年,不到期不能取钱。

  之后再与保险公司方面取得联系,对方又改口,表示保单的保险期限为3年,2009年5月30日已经到期,李女士可以到银行取钱了。近日,李女士莫明其妙的保单终于“变”回了钱,三年多来,李女士没有得到任何保险保障,保险收益也仅有1800元,仅相当于2006年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息。如果李女士当时办理的是三年期定期存款,收益要高出600多元。

  济南市保险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说,李女士遭遇了保险公司、银行联手策划的“团险个做”,也就是将个人客户集中起来,成为虚拟的团体险客户,保险公司的目的是上冲保费规模,这是监管部门一直严查的违规操作。

  (作者:胡利佳)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银率网www.bankrate.com.cn 2011-01-30)
【关闭窗口】

快速服务通道
 · 在线投保
· 投保指南 · 保险常识
 · 保险计算 · 保险规划 · 华泰稳健净值
险种资讯
 · 意外险
· 健康险 · 养老险 · 投资型保险
 · 女性险 · 少儿险 · 车险 · 家财险
人生规划 更多>>
  单身期   家庭形成期
  家庭成长期   子女大学教育期
  家庭成熟期   退休期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