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近期密集获批,庞大的保险资金终于找到了新的出口,未来近4000亿元规模的保险投资有望进入到基础设施投资领域。 据中国经营网9月27日报道,在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公布一个多月后,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密集获批。 庞大的保险资金终于找到了新的出口。在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公布一个多月后,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密集获批。9月15日,中国太保(601601)旗下子公司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发起设立"太平洋-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债权投资计划"的申请获保监会备案通过。几乎与此同时,中国太平旗下的太平资产管理公司的"太平资产-南水北调工程债权投资计划"也获得通过。 此次获保监会备案通过的两个债权投资计划募集总规模不过220亿元,但是却代表着近4000亿元规模的保险投资有望进入到基础设施投资。国泰君安保险行业分析师彭玉龙认为,"很多公司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已经开展4年多,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投资新政不过是降低了一些门槛,因此可以看到最近一下子很多项目获批。" 此外,保监会近日也批准了人保资产管理公司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资格备案申请。对保险公司来讲,基建项目的债权投资计划最具吸引力的是其高于国债和企业债的投资收益率。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保险资金投资国债、金融债和企业债的收益率分别为2.76%、3%和3.29%。而2008年太平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的国家电力项目债权计划为收益率约为6%,大大超出市场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