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发现,今年上半年产险领域中介手续费节节攀高,在上海车险市场,以人保财险、太保财险为代表的大公司也纷纷上调手续费,而个别新公司则更将手续费上调至28%
而根据保监会日前公布的上半年保险中介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仅披露专业中介机构经营情况中,专业代理机构上半年佣金收入同比增长65.67%,明显高于41%的保费增速。全国71.42%的财产险保费收入来自于中介渠道,其中,专业中介机构贡献占比17.03%;兼业代理机构27.36%;营销员渠道占比27.04%。业内人士表示,除人保财险等几家大公司外,营销员渠道占比大的公司不多。对于大部分财险公司来说,中介渠道主要还是指专业中介机构和4S店等兼业代理机构,保费贡献比一般在50%以上,很多达到70%以上。
专业中介渠道、4S店等兼业代理渠道向来是财险公司的必争之地。而两大中介渠道的竞争又主要表现在车险手续费率上。
“这几年,各家公司中介手续费率竞争一直持续,使得中介手续费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今年上半年,这种竞争更加激烈,手续费率上升也更为明显。”浙江省某业内人士也感受到了手续费率上涨带来的各种经营压力。根据浙江省车险手续费率自律公约,实行分档级别制,其中商业车险逐单手续费上限标准分4档,上限最高的一档为12%。“但是实际操作中,今年一些公司已经给出20%的手续费率。”另外,除了提高手续费率,保险公司还会采取给销售员补贴现金等方式争夺中介渠道业务,这无疑造成了财险公司的经营和管理成本的居高不下。
而在上海,根据车险手续费自律公约规定,财险公司支付给中介的手续费上限是“15%(商业险)+4%(交强险)”。但据有关媒体报道,一季度,紫金、信达等财险公司在沪分公司却给出18%+4%、甚至是20%+4%的手续费率。二季度后,以人保财险、太保财险为代表的大公司也纷纷上调手续费,而个别新公司则再次将手续费上调至25%到28%。
而某财险公司四川分公司相关人士透露,该省保险公司支付给代理商的中介费率达到25%左右,团车业务更是高达32%。“一般是中小公司所为,因为这些中小公司的品牌、服务、售后人员都无法跟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和太保财险‘老三家’比,手续费再没有优势,怎么活?”
在北京,车险市场手续费率竞争由来已久,今年似有加剧趋势。业内人士表示,主要原因是今年新车限购等政策的出台,使得新车销售量明显下滑,新车险受到明显影响,各财险公司面临非常大的业务压力。“很多分公司面临的业务指标都是去年底制定的,一系列新车政策都还没有出台,如今再来完成这些指标就比较困难。”北京保险行业协会相关人士介绍:“车险是财险公司保费收入的大头。在北京地区,近90%的车险业务来自专业中介渠道和4S店这两大中介渠道。”前几年,行业自律公约规定的15%手续费上限已经名存实亡。
也有观点认为,中介手续费率竞争的原因,还有自去年以来大部分保险公司实现盈利,有能力提高中介手续费率,因此为争夺市场份额又掀起手续费战,并担忧这很可能带来部分财险公司新一轮的亏损。“手续费那么高,再除去税收、经营成本,就只能赌赔付率低于60%,赔付超过60%的公司肯定是亏损的。”
而有关专家却认为,“手续费本来就应该市场化,如果保险公司情愿赔本赚吆喝,那就让它亏好了,亏多了它就不会再提高了。”并表示,目前中介手续费已经达到一定的高点,上涨的空间有限,加之保险公司盈利意识加强,手续费率或有望企稳,不必担心手续费竞争会带来财险公司新一轮的亏损。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