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博时基金韩茂华:拥抱创新企业 挖掘新兴蓝筹
 

  2018年第一个交易日,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联袂”上涨,迎来A股新年“开门红”。而在刚刚结束的2017年,市场风格分化,龙头大票表现强势。认为2018年转型与创新的共识或进一步强化,更看好在一些新兴领域能茁壮成长的公司,当前时点正是布局中小型成长股的较好时机。

  中小股票有望成为“新蓝筹”

  2017年,A股市场逐步形成了偏向价值投资的风格,大盘蓝筹股在一整年里独领风骚,但随着市场不断演化,业内开始认为2018年市场风格会出现转换。对此认为2017年涨幅较好的蓝筹很多是从2016年3月开始上涨的,运行时间已接近两年,这与它们近两年来基本面较为确定、之前估值低等因素有关系,也与近两年来的市场环境和风险偏好相对较低有关。但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2017年,大股票行情的演绎有点类似于股票市场的供给侧改革。

  从过去10年以来的股市发展来看,基本上所谓的核心资产已经实现了完全上市,而这些资产供给在近两年没有大幅的扩张。在2015年之后,整个市场的风险偏好开始下降,监管在去杠杆,市场中的资金也是从风险偏好高的市场往风险偏好低的市场流动,包括2016年的债券以及2017年的蓝筹股。从供给端来看,大股票的数量没有增加;而从需求端来讲,市场资金对这些相对安全的核心资产的需求不断增加。再加上大股票本身估值较低,盈利增速也还不错,所以就使得2017年的大股票不断受到资金追捧。

  经过了一年的行情演化,大股票和中小成长股的性价比正在发生变化。所谓的中小股票自从2015年之后整体上一直处于“挤泡沫”和估值收缩的过程,其中不乏一些行业和公司这两年来的景气是不断上升的。坚信2018年中小股票的表现大概率会优于过去两年,它们中的一些核心品种有望持续长大,成为被追逐的新蓝筹。具体来看,当前包括医药在内的许多板块的PE值,已经回到了2015年的水平,这些公司在2017年底估值跟2015年基本持平,但盈利却还在增长过程中,与之相反的是,很多传统的行业的公司目前的估值已经是2015年的翻倍,尽管现在还是只有十五六倍的水平,但相对于2017年初,已经大幅提升。

  创新驱动中小企业崛起

  过去5年,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人心,中国经济正在走上以创新驱动和创新发展为主导的创新强国之路。中小创领域是极具活力的板块,其中有不少代表新兴经济的行业企业。创新在中国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能否由大国变为强国的关键。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将成为中国未来的核心资产。

  而旧的核心资产与新的核心资产之间的取舍,需要投资者有非常清晰的认识。与创新相关的领域会涌现出非常多的优秀公司。因此,可以判断中小创板块的氛围将随着优秀企业的崛起而逐步改善,中小市值公司也可能在未来A股市场因为创新驱动而充满更大的吸引力。

  据统计,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8%左右。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2018年转型与创新的共识将被进一步强化,更看好在一些新兴领域能茁壮成长的公司,包括创新药、北斗导航、人工智能等领域。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所在行业方兴未艾,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有望在未来较短时间内取得突破性成果。

  “符合常识”是投资关键

  每个投资人都有自己的投资方法和哲学,投研从业经验已超10年,追求整体均衡、做长期投资是投资风格,会审慎地看待行业或者个股,不急于落子。

  一直认为符合常识的东西可能是最靠谱、最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如果不需要站在专业投资人的角度,而是普通投资者都能识别出这个机会的话,那可能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也许代表着是一个真正的成长,继而会再从中去找相对来讲比较好的标的进行布局。

  基金经理看到的世界和别人看到的世界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认知方式和决策方式会不太一样。市场上可能有部分投资者关注短期表现,但更习惯于关注到长期利益。认为看长期反而相对清晰,噪音也小。过于追逐短期利益不仅可能陷入无谓的市场博弈中,还可能错过对长期机会的思考和布局。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中国证券报 2018-01-12)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