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伯南克为了确保美联储对未来承诺的信誉,曾发表了一段有关FOMC投票席位轮替变化的讲话:
关于在未来一段时间,即便经济形势有所复苏,但美联储依然将利率维持在低位的合理性。我们已经在公开和私下的场合谈论过很多次。在基本面上也得到了FOMC委员会各位委员的广泛赞同。我们的共同立场不会因为FOMC投票席位轮替受到影响。并继续把我们的共识推行下去。这种做法将会确立美联储的信誉,并将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
彼时正值伯南克刚刚发布无限期的资产购买计划,并首次承诺容忍高于目标的通胀水平。
在其后12月份的会议上,FOMC对被称为“Evans法则”的利率政策应对方式达成了一致。在未来一系列经济指标达标之前,伯南克在努力维护其宽松货币政策,避免向鹰派立场转变。如果之前支持"Evans 法则"的委员转而支持提早加息,他们就要面临出尔反尔的境地。
去年,在FOMC拥有投票权的地方联储主席都投票支持了上述政策。今年轮换的地方联储主席也投票支持,这公开显示了,美联储内部很大一部分委员在更长的时间里支持维持低利率。
FOMC委员会关注一系列的指标,这些指标不是目标,而是门槛。他们会根据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调整自身的看法。但这种思维的改变是相当明显的,曾经的承诺会成为其解释新政策变化的沉重负担,甚至是失信的行为。
当然,“Evans法则”只适用于利率政策,而不适用于QE政策。影响QE操作的放缓甚至终结的因素有很多,但目前大多很模糊,也只有一定程度的量化,比如说是“就业市场的实质性改善”和“加速近期经济增长势头”。在伯南克相当生硬的表示今年晚些时候可能会缩减QE之后,伯南克之后还表示,市场的激烈反应超出了他和大多数人的想象。
伯南克只好出面抚慰,股市还好,但是收益率的上升还尚未得到扭转。
伯南克此前曾表示量化门槛的QE会更加有效,本周三公布的FOMC6月的会议纪要显示了他们曾进行了讨论。但是鉴于目前FOMC内部对何时缩减QE规模存在明显分歧,这种讨论难有实质性的进展。因为FOMC不可能在QE准确的指引上达成共识甚至投票,所以每个委员不同的观点都很重要。
我们不是想夸大这个问题。伯南克有足够的选票支持其在年底缩减QE的计划。但之前市场对其政策理解的误读使得其不敢冒险再明确公布缩减QE计划。
这是货币政策的特别之处。所以明年在新主席领导之下美联储会什么样的态度,以及FOMC内部的态度变化,都存在着相当大的不确定性。而市场的关注说明了这种态度及其转变的重要性。
在6月会后的发布会上,华盛顿邮报的记者Ylan Mui问到伯南克在明年离任的可能性时,他回答道:
嗯……Ylan,是这样的,我们刚开了两天的会讨论货币政策。我认为把这种争议和讨论留在台面上是个好事情。我个人的事情没什么好和你说的。
尽管伯南克自己这么说,但他的去留绝不是一个个人问题。这是一个政治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