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供需双受压,同存去杠杆停不住
 

  关于同业存单纳入MPA考核的“政策猜想”终于宣告落地。央行在日前公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首次明确,“拟于2018年一季度评估时起,将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上的银行发行的一年以内同业存单纳入MPA同业负债占比指标进行考核。”

  “同业存单纳入MPA考核政策即将落地,叠加史上最严货币基金新规可能出台,表明金融去杠杆继续深化,同业杠杆在‘供给’和‘需求’两端均将受到挤压。”市场人士指出,同业存单监管政策逐步明朗化,将进一步倒逼商业银行调整负债结构,银行将告别高速扩表时代,债券配置需求趋于减弱。整体而言,下半年金融去杠杆对市场仍有压力,但金融监管协调将会加强,不必过于担心对市场的冲击。

  NCD拟纳入MPA考核

  自2013年推出以来,同业存单(NCD)因其发行便捷、流动性好、收益较高、风险较低等优势受到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的广泛青睐。在监管约束相对欠缺的情况下,同业存单经历了疯狂的扩张。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末,同业存单余额已快速升至8.43万亿元,较去年6月末增长70.1%。

  伴随金融去杠杆的持续推进,作为整个同业加杠杆、加风险资金链上的重要源头,将同业存单纳入监管变得刻不容缓。今年初以来,关于同业存单将纳入同业负债考核的预期不断升温。

  8月11日晚间,人民银行在发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为了更全面地反映金融机构对同业融资的依赖程度,引导金融机构做好流动性管理,拟于2018年一季度评估时起,将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上的银行发行的一年以内同业存单纳入MPA同业负债占比指标进行考核。对其他银行继续进行监测,适时再提出适当要求。”

  至此,同业存单正式被列入同业负债范围接受监管考核的“政策猜想”终于落地,且实施时点早于市场此前预期的2018年三季度。

  “过去同业存单一般计入应付债券科目,不受同业负债监管。此后,同业存单规模将同时受到MPA考核和127号文(《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的限制。”招商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谢亚轩点评称,从MPA考核要求来看,同业负债在资产负债考核项中占比25%;从127号文考核要求来看,同业融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银行总负债的三分之一(约33%)。

  据兴业研究测算,考虑到银行资产规模增长具有较强惯性,在2018年一季度考核时,预期考核机构数量可能会超过33家。目前33家银行一年期以内的同业存单56781亿元,占全部同业存单存量的67.7%。33家银行中,纳入同业存单后的同业负债在31%-35%区间的仍有6家。

  综合机构观点来看,同业存单纳入MPA考核将进一步倒逼商业银行调整负债结构,降低对批发性融资的依赖,且对中小银行减缓其主动负债增速和资产增速产生有效的约束;与此同时,1年及以上的同业存单占比或小幅提升,也会形成对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的抬升,进一步倒逼银行控制同业融资规模。整体而言,银行高速扩表时代趋于结束,同业存单“缩量”进程将难以避免。

  配置调整压力或加大

  如果说将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是从供给端着手抑制同业杠杆扩张,那么近期一则消息或意味着,监管层同时将从需求端对同业存单的投资进行限制。

  据媒体日前报道,有关方面正酝酿货币基金新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三点:一是禁止货基投资主体评级低于AA+以下的商业银行发行的存单;二是AAA级以下商业银行发行的同业存单的投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10%;三是规定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货基投资同一商业银行的银行存款及其发行的同业存单与债券,不得超过该行净资产的10%。

  尽管该消息还未得到官方确认,但随着货币基金规模突破5.4万亿元,其流动性风险将更加受到重视。早在今年3月,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就对货币基金的持有人集中度、风险准备金以及标的投向限制要求进行了严格规范。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若上述媒体报道属实并假定会被最终执行,将为飞速发展的同业存单再次套上“枷锁”。

  兴业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第二季度,货币基金净值总规模已达到5.3万亿元,其中银行存款和同业存单是货币基金资产配置的主要选择,货币基金资产中约57%为银行存款和清算备付金,18%为同业存单。从持有规模上看,至2017年第二季度,共17家基金持有同业存单的规模在200亿元以上,其中易方达、工银瑞信和南方基金三家基金公司持有同业存单的规模在700亿元以上。

  “如果新规出台,部分规模较大的货币基金对存款和同业存单的投资规模可能超过上市银行的承载能力。从2017年第一季度上市银行报表来看,仅6家银行净资产规模的10%在400亿以上,仅12家银行净资产规模的10%在200亿以上。”兴业研究分析师指出,假设相关措施得以实行,货币基金两大主要投资标的规模的扩张,将受限于商业银行净资产规模的扩张,大型货币基金将比小型货币基金面临更大资产配置调整压力。

  业内人士认为,预计之后监管对货基投资的各项比例都将趋严,前期由银行大规模定制货基投资同业负债的做法被遏制,部分定制货基或将面临收缩压力。

  去杠杆仍将稳步推进

  分析人士指出,结合近期监管动向来看,同业杠杆在“供给”和“需求”两端均将受到挤压,下半年金融去杠杆对市场的影响仍不容忽视。但与此同时,监管层关于“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把握好政策力度、节奏,稳定市场预期”等表态,也意味着去杠杆仍将以稳妥的步伐进行,未来对债券市场的冲击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到要为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考核“平稳实施留出充分的过渡期”。兴业研究点评称,这表明监管层充分认识到了贸然压缩银行体系负债的风险。

  “整体我们仍相信在监管层对监管节奏、力度的掌控在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后会有较明显提升。金融监管措施仍会推进,对市场形成一定影响,但应该不构成严重利空,监管环境整体处于中性状态。”天风证券表示。

  从对市场的影响来看,中信建投证券宏观固收首席分析师黄文涛指出,供需两方面均有所收缩后,同存利率继续走低,其对债券的替代性将有所降低,同时银行同业负债期限的拉长、加权资金成本的上移以及负债的稳定性加强,也将会对拉长银行资产端期限有利,投资债券久期或有所拉长。

  综合机构观点来看,随着同业存单监管思路逐渐明朗,银行降低同业负债依存度的过程中必然进一步收缩同业链条,随之而来的同业去杠杆和资产端抛售压力仍不容忽视。但政策调控依然以“稳中求进”为主,后续政策出台对市场的实际影响不会太大。进一步看,金融同业杠杆的去化,不利于中短期债市需求,但去化之后有助于资金面的改善和资金成本的回落,有利于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中证网 2017-08-15)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