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中小微企业: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在一年多的“去杠杆”之后,中小微企业面临困境,加上中美贸易摩擦的压力,宏观经济政策出现了急转弯。协助中小微企业融资、地方国资驰援、地方政府成立资本公司支持本土上市企业、出台政策降息协助中小微民企融资、高层的民企座谈会和一系列重要监管部门的上层表态,千帆竞过。

  民营企业大部分也是中小微企业,在贡献方面官方已经给了具体的“56789”的数字定量分析,特别重要的是90%的中国企业是民营企业;从定性角度讲,改革开放前,大陆是没有民营企业的,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的产生发展密不可分,是改革开放的支柱之一。改革开放是对外的,更是对内的,从农业领到工业,再深入到服务业领域,激发民众的积极参与,发挥大众的创造力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

  改革开放40年之际,回首走过的路,对民营经济的作用应再次肯定并进一步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自己人”的评价是接地气的也是定心丸,接下来怎么让民营企业家心若止水,“定”下心来成为关键。

  一、对民营企业该不该救,舆论有两种观点:

  1.不应大水漫灌式救助,市场的归市场,一些著名民营企业家也有这种声音。

  2.民企贡献大,但银行和政策给与的支持偏少,这方面应加强,监管甚至给出了银行要一半贷款给民企的指标,但银行股却应声而落。怎么来选择?好像成了哈姆雷特式的内心独白“to be,or not to be”。

  到底该不该采取猛药措施,现阶段看来必须的,因为三千多家上市公司中,只有不到两位数的企业没有股权质押,应先解决股权质押爆仓可能引发的金融危机,再谋求经济转型,两者也可以同时在路上。

  一个个措施千帆竞出。大部分措施目的非常明确,驳斥并结束资本市场推倒重来的论调,保护这个已经千疮百孔的市场,不单是保企业,也是保金融机构,更是保护千万股民带来的消费市场;同时,在市场企稳后,改革这个市场,让资本市场在中国经济转型中担当大梁,科创板的推出就是试水。大部分措施是治“表”,但治“根”的措施也在不断推出。

  二、要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解决民营企业的问题:

  从静态角度看,对已经存在的民营企业,在纾解其临时融资困境的同时,更要减税支持其长期发展。不赚钱的生意是没人借钱去干的,减税就是让利,给出民营企业发展的空间,民营企业才有信心。同时,“自己人”的概念要法治保障,民营企业积累的财富不能随意剥夺,才能使民营企业家不短视,心定了,就会安稳努力的创造财富。

  从动态角度看,未来中国经济要创新转型,如何让民营企业不断产生并合理退出也是关键。以美国为例,美国设立中小企业管理局专门管理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注册登记、经营协助等方面给予帮助。在本世纪初的时候,美国小企业每年就有超过50万家产生,也同时有几乎相同数量的企业每年注销,从数量上看,产生的小企业和注销的企业几乎相同,好像不会对经济产生增量,其实不然。

  看待这个问题有两个角度:一是“创造性毁灭”,平均不到3年的企业寿命是一种良币驱逐差币的市场选择,这种自然选择是符合市场要求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但对于“毁灭”带来的阵痛,需要通过合理的产权机制对冲,比如建立容易进容易出的产权交易市场,分散化股权,犹如一块石头扔进一碗水中,碗可能砸破,但石头抛如大海,只能激起微浪。借鉴美国资本市场经验,中国注册制和科创板的推出,需要对进入和退出门槛详尽研究,发挥股权社会分散化的缓冲作用,将“创造性毁灭”中的“毁灭”影响消弭于无形,而让“创造性”突显出来,避免出现新三板一万多家企业鲜有股权交易,不能充分发挥财富创造和分散化危机的功能,一潭死水的局面;二是正确看待美国小企业的“死亡”,美国每年几十万家小企业的“死亡”大部分是自愿和主动的,是一种安乐死。

  现代科学技术很复杂,一个人不可能面面俱到,各领域都是专家,企业家会因为某一个合同,某一项技术,某一个生产环节,某一个分工而临时建立一个企业,任务结束时,自然退出或被其他企业收购所用,这种合理的产权交易市场保证了创新的及时挖掘和应用,才会鼓励全民全力不断创新,发挥社会创新的动态作用,避免“保壳”这种奇葩的现象。自然生自然死才能生生不息。借鉴美国,在未来,科创板企业的退出机制要灵活,主动性的退出给与鼓励,才能保证创新点的不断涌现,推动中国在新技术革命中占有一席之地,加快中国经济转型步伐。

  近一段时期,诸多措施的推出是为了挽救现存民营经济“危”,过尽千帆,是为了未来创新型国家的“机”。转型时期,“流动性陷阱”灌进大量的水,才能不让陷阱过于深;跨越陷阱,才能重上征途。正所谓“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找到正确的方向,中国经济的大河仍可继续奔涌向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许昭)


(2018-11-14)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