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掘金“十二五”的基金投资机会
 

  对于基金而言,“十二五”除了政策意义外,更重要的是引领着未来的投资方向。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和切身感受者,基金对政策导向和投资方向是敏感而迅速的。作为普通的基金投资者,“十二五”规划究竟意味着哪些投资机会呢?科学、理性洞察基金,选择最有价值的潜力基金,这对我们的基金投资、资产保值增值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我们结合十二五规划下可能的投资机会,仔细研究相关基金产品特点,梳理出了以下基金投资线索,希望对投资者的基金投资能够有所帮助,从而分得未来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

  受益“十二五”政策红利 主题基金进入新的投资阶段

  “十二五”作为国家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具有涉及面广、内涵深刻、指导性和方向性等特点。“十二五”对投资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宏观基本面和微观产业发展上,具体到基金上,也即是基本面趋势和行业资产配置方向上。经济转型带来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带来行业投资上的机会,例如,消费升级带来的商业发展,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带来新兴产业发展,以及中国进入城镇化重要建设期及相关建设行业等等。

  主题基金早已有之,只是在“十二五”规划的政策刺激下,主题基金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就目前市场中的主题基金而言,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单一主题的投资基金,如专注于消费、新兴产业、能源、环保等主题概念的基金,目前新发的基金中以这类基金为主。另一种是不限定单一的主题,而是采取主题投资风格的基金,这类基金典型的如嘉实旗下的嘉实主题、华商策略精选等。

  就新的主题基金而言,相较成立较早的主题基金而言,主要体现出两个特点,其一是投资主题更加多元化,体现出鲜明的投资偏向。其二是投资特征更为鲜明,虽然这些主题基金目前还无投资历史数据可以参考,但是从基金产品契约中都体现明显的主题投资规定。无论是主题风格投资,还是单一主题投资,都意味主题基金投资进入一个新阶段。

  主题基金投资备受投资者的关注,直观的理解是主题基金在未来能够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实际上,主题基金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极高的收益,主题基金是否具有投资价值,根本上还是取决于基金本身的投资能力。主题基金更多的是一个投资理念,主题投资要真正做好,更多还需考验基金的选股能力、应变能力以及策略的前瞻性能力,这才是主题投资概念上获取相对超额收益的根本。

  重点基金分析

  华商动态:选股突出的量化主题基金

  华商动态是华商旗下首只量化主题投资基金,在投资理念上明确提出兼顾组合风险控制和对阿尔法收益的追求,选股和配置策略兼用,以达到基金业绩的稳定增长。基金成立以来业绩表现突出,保持在同类型中上游,而在2010年7月以来的反弹市场中以来表现突出,主要是基金组合投资的中小盘风格以及积极调整仓位的作用。

  基金追求风险和收益平衡。在投资操作和风格上基本延续了华商其他几只基金的特点。选股上以中小盘成长股为主,对主题、概念投资股重点挖掘,波段性操作突出,对结构性机会把握到位。在选时方面,华商动态在今年以来对组合结构的调整还是较为迅速,在2季度积极转向新兴产业,有效的提高了2010年7月份以来的基金收益。华商动态由梁永强管理,梁永强同时兼任华商盛世,是华商培养起来的基金经理,也是华商投决会的人员之一,在投资思路上应该保持了华商一贯的特点。

  整体来看,作为一只量化主题投资基金,量化概念主要体现在“核心+卫星”的组合构建中。而基金的选股优势以及灵活应变的能力,才是基金的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

  表1 华商动态近期业绩表现

2011-01-19

近一月

近一季度

近半年

近一年

基金净值增长率

-11.54%

4.74%

31.12%

18.97%

+/-同类型

-4.64%

7.68%

14.68%

17.96%

+/-基准指数

-5.24%

14.54%

12.91%

27.71%

同类型排名

72

10

4

4

同类型基金数量

72

70

69

6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页  第1页  共4页

(2011-01-24)
【关闭窗口】
理财工具
期货看盘器
进入>>
黄金看盘器
进入>>
外汇看盘器
进入>>
证券计算器
进入>>
  黄金理财计算器
  外币理财计算器
  股票投资计算器
  国债理财计算器
在线理财规划
 
  购房规划
 
 
  保险需求分析
 
 
  购车规划
 
 
  在线车险规划
 
 
  家庭财务健康诊断
 
 
  子女教育规划
 
 
  开放式基金投资规划
 
  投资风险自测
  投资者教育手册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