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从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寻找投资主线
 

  我国本轮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来说是由投资拉动的,这种由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从长期来看会有两种负面结果:第一,为支持投资而被动投放的信贷资金大量增加,可能带来通胀隐患;第二,政府的投资支出加剧了财政赤字的压力,可能引发新的危机。因此,笔者认为,本轮经济增长本身缺乏持续而强有力的支持,只是一次过渡性的增长,而不能作为新一轮经济周期的起点,未来经济增速再次下滑的趋势不可避免。

  看破短期经济的迷雾

  如果明确了上述观点,那么很多疑惑就可以迎刃而解,比如正在被市场热烈讨论的调控政策未来会不会放松、是否会出现大范围通胀、全球经济是否会二次探底等。

  过去一年全球经济的强劲复苏是以政府赤字为代价的,这让很多国家背负上了沉重的债务,因此,全球性的财政刺激政策退出是理所应当的,全球经济增速的放缓也是必然的,中国也难以独善其身。

  在物价方面,根据供求原理,只要投放了大量的货币就必然会导致与其交换的商品价格上涨。如果这些商品是日用品,则CPI上涨;如果是工业用品,则PPI上涨。如果两者都不是,那就有可能是投资收藏品等价格上涨。总之,只要货币多了,就一定有商品价格上涨。所以通胀的压力让人始终不敢掉以轻心。

  在中国,就业是维持经济高速增长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但是近十年以来,为了维持经济的增长速度,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金密集型产业异军突起,反而挤压了工业、服务业等能够大量吸收劳动力就业行业的生存空间,其结果是尽管经济增速始终保持在8%以上,但是就业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因此,只有转变产业结构才能增加就业,才对经济增长有现实的意义。而转变产业结构必然会牺牲一部分经济增长,影响到资本市场的发展。所以说,长期来看,经济中低速增长、较高通胀压力下经济结构转变的大环境是不可改变的。

  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

  事实上,不仅是中国,全球的目光都更多地集中在民间消费和投资上。因为各国政府为了拯救急速下跌的经济,已经被过去一年的巨额投资所拖累。而民间消费和投资受国家调控影响较小一些,与经济周期的关系也不大,是政府投资的最佳替代品。所以各国都指望民间消费和投资能够从政府手中接过刺激经济发展的接力棒。

  中国以自身低价劳动力的“优势”对外销售廉价的产品,换来的是贸易伙伴关于倾销的抱怨和劳动力收入的长期低迷;政府以万亿元投资和近10万亿元信贷的刺激政策确保了去年经济增速8%之后,换来的却是资产泡沫的不断膨胀,更多的人买不起住房……这些说明,传统的政府主导的“出口+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后继乏力,需要考虑民间投资和消费的提振作用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净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合计比重从1979年的34%快速上升至现在的75% 以上。出口激增必然导致产能相对过剩;投资激增意味着存在超额的货币投放和经营利润,这必然会抑制私人消费。目前我国消费占GDP 的比重为35%,而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房地产热潮启动之前,消费所占GDP比重超过50%。

  未来3-5年,在外需持续疲软的背景下,过度的能源消耗和货币投放、污染和环境恶化、日益严重的收入差距、产能过剩以及国内私人消费的严重不足等问题将会叠加,最好的解决之道就是调整经济增长模式,着眼于国内大部分消费者基本的、稳定持续的生
活消费需求,而非变化无常的外部需求及国内少数人的奢侈消费和投机需求。

  基于这种认识,笔者的看法是,未来金融、能源及原材料(石油天然气、煤炭、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等行业的增速将明显放缓,公用事业及基础设施投资将逐步降低,现有工程的利润水平将保持稳定,以上行业的投资价值都不大。中游工业品行业(机械与设备制造、商用汽车等)的景气程度将进入大幅波动时期,比如去年汽车行业非常景气,但是今年则进入低谷。值得关注的是医疗、食品饮料等消费行业,技术硬件及设备等科技行业,他们可能是未来几年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页  第1页  共2页

(中国信用卡 2010-12-07)
【关闭窗口】
理财工具
期货看盘器
进入>>
黄金看盘器
进入>>
外汇看盘器
进入>>
证券计算器
进入>>
  黄金理财计算器
  外币理财计算器
  股票投资计算器
  国债理财计算器
在线理财规划
 
  购房规划
 
 
  保险需求分析
 
 
  购车规划
 
 
  在线车险规划
 
 
  家庭财务健康诊断
 
 
  子女教育规划
 
 
  开放式基金投资规划
 
  投资风险自测
  投资者教育手册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