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发展服务业是持续提高劳动收入最现实的选择
 

  根据持续研究的结果,白重恩认为,在短期内显著增加劳动收入在GDP中占比是很难实现的,需要持续的努力,特别是需要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现在最大的希望是服务业能够发展,这也是持续提高劳动收入最可行的办法

  收入分配改革一直是全民关注的焦点话题,尤其是自今年年初以来,有关探讨越来越深入。

  2010年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讲话,系统地论述了就业、收入分配、医疗等八大问题。这篇讲话于4月以《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为题发表在《求是》杂志,文章就“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改革分配制度”问题提出了六项措施:第一是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第二是加大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第三是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第四是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第五是保障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第六是继续抓好农村扶贫工作。

  2010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温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

  事实上,早在2006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系主任白重恩和他的伙伴就已经开始注意到收入分配问题。在与钱颖一和谢长泰合作进行测算资产投资回报率的研究时,他们关注到资本收入与劳动收入比例的问题,之后做了一系列研究,深入分析为什么劳动收入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会下降。2007年开始,这个课题组先后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2009年,白重恩在50人论坛组织的长安讲坛上,系统地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讨论了政策建议,由于这个论坛的影响力,白的观点逐渐为公众所关注。

  白重恩说:“对国民收入的研究仍将继续,除了不断地更新数据之外,还有新的课题需要研究。”根据持续研究的结果,白重恩认为,在短期内显著增加劳动收入在GDP中占比是很难实现的,需要持续的努力,特别是需要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用市场化手段提高收入才是健康的

  根据人们常用的统计数据,19952004年,中国的国民劳动收入占GDP的比例下降了10.73个百分点。白重恩他们的研究表明,其中50%的原因是由于统计口径的改变造成的,大概30%左右是由从农业向非农业的结构转型造成的,剩下的主要是国有企业改制和垄断的程度变化造成的。除掉垄断程度的增加以外,结构转型和国有企业改制都是正面的发展。白重恩说:“结构转型和国有企业改制对劳动收入占比所产生的影响不应该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来人为地干预。”

  通常整个经济分成农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工业4个部分,总体的劳动收入占比就是这4个部分劳动收入占比的加权平均。从数据来看,农业中劳动收入占比是最高的,达到85%90%,其次是建筑业、第三产业和工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在GDP中占的份额大幅下降,而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及劳动收入占比较高的部门的权重在不断下降,而劳动收入占比较低的部门的权重在不断上升,由此导致了总体的劳动收入占比下降。这一结构变化的影响导致劳动收入占比下降3个百分点左右,这是除了统计口径的变化所造成的影响之外最重要的因素。白重恩强调,经济结构转型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都是有利的,影响也是正面的。虽然从数据看劳动收入占比下降了,但实际上农民从务农转为务工的收入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是增加的。而且,这一下降也是阶段性的,随着结构转型的进一步推进,将来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会大大增加,那时候劳动收入占比又将会不断上升。白重恩说:“这是一个合理的变化,我相信,没有人会说,要去逆转工业化的过程,要增加农业,减慢工业或服务业的发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页  第1页  共2页

(当代金融家 2010-12-07)
【关闭窗口】
理财工具
期货看盘器
进入>>
黄金看盘器
进入>>
外汇看盘器
进入>>
证券计算器
进入>>
  黄金理财计算器
  外币理财计算器
  股票投资计算器
  国债理财计算器
在线理财规划
 
  购房规划
 
 
  保险需求分析
 
 
  购车规划
 
 
  在线车险规划
 
 
  家庭财务健康诊断
 
 
  子女教育规划
 
 
  开放式基金投资规划
 
  投资风险自测
  投资者教育手册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