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投资其实不用这么累
 

  风险是什么?风险是波动性,风险并不是等于损失。所以我们投资风险类资产,如股票型开放式基金,所感受到的不应该是我的投资亏损了,而应该是我的投资收益有波动,可能在某一时间是正收益,某一时间会是负收益。在波动的投资中收益率最高的方式当然是高抛低吸,但这就如华尔街流传着的一句话:要在市场中准确地踩点入市,比在空中接住一把正在落下的飞刀更难。更何况,从历年市场低点那可怜的成交量就可以看出来,大多数人在风险类资产的投资上不可能买在最低点,换句话说,大多数人买的投资行为不可能产生市场低点。这就是索罗斯所说的反射原理。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是那聪明的少数人,那么作为芸芸众生的我们,如何把握波动的市场获取合适的收益呢?现在教你一种投资小窍门:基金的定投。

  定投是定期定额投资的简称,就是指在固定的时间(如每月8号)以固定的金额(如1万元)投资到指定的开放式基金中,类似于银行的零存整取方式,常被称为懒人理财法。

  它的最大好处是平均投资成本,避免选时的风险。

  定投因为每隔一段固定时间,不论市场行情如何波动,都会定期买入固定金额的基金。当基金净值走高时,买进的份额数较少;而在基金净值走低时买进的份额数较多,即自动形成了逢高减筹,逢低加码的纪律性投资,长期累积下来,成本及风险自然会摊低。以工行代理销售的广发聚富基金的定投为例:

广发聚富

净值日期

单位净值

前段收费后获得份额

第 1 期

2005-4-5

1.0682

1844.22

第 2 期

2005-5-9

1.0365

1900.63

第 3 期

2005-6-6

0.925

2129.73

第 4 期

2005-7-5

0.9652

2041.03

第 5 期

2005-8-5

1.0154

1940.12

第 6 期

2005-9-5

1.0299

1912.81

第 7 期

2005-10-10

1.0265

1919.14

第 8 期

2005-11-7

1.0014

1967.25

第 9 期

2005-12-5

0.9832

2003.66

定投的平均投资成本

1.0057

定期定投获得的总份额

17658.59

一次性投资( 2005-4-5 )的成本

1.0682

一次性投资获得的份额

16598.01

  从定投的投资方式可以想见:当市场一路上涨,没有波动时,定投的回报率比一次性投资略差。当市场先跌后升或者一路下跌时,定投的回报率就大大高于一次性投资。当市场波动频繁时,定投的回报率也可能比一次性投资要高。如上表所示:在2005年4月至12月期间,市场是从1248点到1034点再回升到1212点又下降至1087点。每月投资2000元,连续投资九期,与一次性投资18000元比较,定投所得到的总份额比一次性投资多。

  从广发基金公司统计的数据来看,连续投资六次以上的客户定义为有效定投客户,从2005年1月6日定投业务开展以来,截止到2006年2月8日,有效定投客户的平均收益率为10.25%,最高收益率为18.67%。其中

收益率

占比

收益率

占比

超过 3%

92.76%

小于 0

3.6%

超过 5%

89.89%

亏损超过 2%

1.54%

超过 10%

69.40%

  我们分析了占比3.6%的这部份亏损的客户,他们全部有过一次以上的赎回交易行为。而在平均收益之上的客户有97.98%采取的是买入并持有的策略。由此可以看出,定投方式投资应该放弃择时的机会,选择买入并持有的策略完全能超过平均收益率水平。

  在广发基金的数据库里,单笔投资额最大的是一福建三明的客户,该客户从2005年2月22日开始投资第一笔资金,以后每月都是第一个工作日自动扣款10300元,截止至2006年2月8日已累计扣款13次,收益率为14.36%。可见,借助晨星基金评价体系选择一只四星或五星的基金,利用定投的方式买入并持有,伴随中国经济良好的发展前景,一定会实现我们的轻松理财目标。


(2006-08-18)
【关闭窗口】
理财工具
期货看盘器
进入>>
黄金看盘器
进入>>
外汇看盘器
进入>>
证券计算器
进入>>
  黄金理财计算器
  外币理财计算器
  股票投资计算器
  国债理财计算器
在线理财规划
 
  购房规划
 
 
  保险需求分析
 
 
  购车规划
 
 
  在线车险规划
 
 
  家庭财务健康诊断
 
 
  子女教育规划
 
 
  开放式基金投资规划
 
  投资风险自测
  投资者教育手册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