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汇实盘买卖早在九十年代初就已经存在,但真正的风靡全国还是在2000年以后。伴随着2000年后非美货币的全线上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到了外汇投资的领域中,但这其中的很多个人投资者并不具备完善的风险控制能力,甚至有些投资者缺乏基本的风险控制意识。
这个缺陷在非美几年来的全线上涨过程中并没有被暴露出来。在非美货币处于涨势时,很多短线被套的投资者都采取了“抗”的做法,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手里的非美货币就又处于赢利状态了;但这一状况在2004年末发生了质的变化:2004年底到2005年初这段时间,大部分非美货币相继见到长线阶段性高点,随后逐渐转入了大级别的深幅回调,此前几年“抗”的做法带来的结果只能是深幅被套或直接亏损。至此,一些投资者才开始领悟到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怎么样才能控制住交易的风险呢?我们提倡使用客观化、系统化的外汇交易模式,当然这种模式也同样适用于股票、期货等同类型的金融衍生产品。怎样才算是系统化的外汇交易模式?系统化是指流程化和规则化的交易方式,这决定了我们做外汇投资,应该依据既有的流程和交易规则的指导来进行操作,而不是随心所欲,盲目跟风。
判定交易方向
做一笔交易之前,首先要做的当然是判定交易方向。尽管市场在任何一个价位都存在上涨和下跌的可能,但落实到实际操作中,必须选择一个确定的、可能性更大的方向来入场,这就是市场的趋势。无论市场运行在什么阶段,都脱离不了三种最基本的趋势:上涨趋势、下跌趋势、横盘趋势。市场的主体由涨跌循环构成,运行的过程中穿插横盘走势,对原有上涨动能或下跌动能进行消化,同时为新的趋势积蓄力量。
这里不会详细讲到如何判别趋势,这是一个分析方法的问题。但必须要明确的一点是:趋势最大的特征是延续性。即市场的趋势一旦形成,延续原有趋势继续运行的可能性更大,而并非趋势发生扭转;在市场趋势没有确定改变之前,不要贸然认为某个趋势即将结束,而应该继续按照市场原有的方向进行交易。
在分析趋势决定交易方向时的根本思路是:长期趋势指导长线交易方向,中期趋势指导中线交易方向,短期趋势指导短线交易方向。但这3者之间出现矛盾时,以短期趋势服从于更长时间的趋势。
比如:2005年11月初,美元/日元在日线图上处于中期趋势的涨势,这一点从汇价在日线图上的均线系统、技术指标、通道等方面能得到多方验证。这就决定了中线操作美元/日元的方向应该是买入美元,而不是买入日元。同样地,美元/日元在小时图上的短线趋势也能清晰地判断为涨势,这也决定了短线操作美元/日元的主要方向应该是买入美元,否则就为逆势操作了。
交易机会的评估和选择
比如美元/日元在2005年11月初处于中线上涨过程,短线有一些下调的过程,我们应该选择顺应中线始终买入美元还是选择短线回调机会买入日元呢,那种机会更有助于获利?
机会有大小,需弃小而取大。大小之辩,因人而异。个人认为趋势为大,时间跨度越大的趋势为大。那么按照市场蕴含的潜在获利空间可分为长线机会、中线机会和短线机会,而同时按照操作方向与市场趋势之间的关系又可分为顺势机会和逆势机会,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就可以分类为6类机会:
在这六种机会中,1、2、3类为顺势机会,蕴含了市场跟大的潜在获利空间,是我们操作中应该主要选择的操作机会;而4、5、6类机会为逆势机会,相对而言风险更大一些,获利空间更小一些,这就决定了我们在操作中应该尽量顺势去把握那些前3类的机会。
那么我们同样以美元/日元在2005年11月初的走势为例来进行分析。美元/日元在11月初中线方向向上,短线方向在汇价中线上行过程中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根据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发现,我们更应该选择这段时间中存在的2类机会和3类机会,即顺应趋势选择那么中线或者短线买入美元的机会;短线美元/日元的向下调整机会显然是6类机会,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并不一定需要把握,试图不放过市场任何一个机会的想法非常危险,往往得不偿失,不值得刻意追求。
把握最佳的交易时机
经过长时间市场洗礼的投资者,一定有这样的经验:有时明明对市场方向判断正确,最后却往往出现亏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入场时机不好,不佳的入场时机将会在进场后长时间折磨投资者的心态,甚至引起投资者怀疑最初的判断,最后做出错误的操作计划变更。
我们推荐选择最佳交易时机一定要根据既定的规则来进行,而不是随心所欲地入场,或者因为怕错过行情而在不合适的时候追买,顺势追买中产生的不合适时机往往指不能将风险控制在有效范围内的时候。
寻求最佳买卖时机的时候有一个前提:只做有依据的买卖。无论是顺势还是逆势操作,在寻找买入机会的时候不要猜低点,应等低点运行出来以后,再去判断是否是低点,确认后风险也就很小了;卖得时候也不要猜高点,不要主观去判断市场是否涨到头了,最佳的卖出时机是高点出现以后,经过确认再离场。
同样以美元/日元在2005年11月前后的走势为例。通过前面讲述的两个流程,已经可以得出结论:此时应该选择中线或者短线买入美元/日元的机会。首先,我们从美元/日元10月以来的4小时图走势中可以发现,逐渐形成了一个上升通道。在个人的交易规则中有一条是:上升趋势中的上升通道出现,当汇价运行到上升通道下沿时进行买入。从下面的实际走势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市场提供的这样一个买入美元/日元的机会(红色圆点位置): 从图1中,我们还可以看到除了这个中线买入美元/日元的机会外,还存在一些顺势中继形态所产生的短线买入美元机会(黑色线条标注部分)。这些都必须在交易规则中明确,我们只做有依据的买卖。上面所演示的是买入时机的选择,对于卖出时机的确认刚好与之相反,但同样需要明确的规则来限定。
制定完善的交易计划
在把握了最佳的交易时机后,整笔交易还并没有完成,接下来的事情也是普通投资者最容易遗忘的。当出现了有规则支持的进场时机后,我们就需要制定一个完善的交易计划,并用它来指导这笔交易的执行。
1. 常规的交易计划有三个基本的要素:入场价,止损价,目标价位,这三个价位确定以后形成一个初步计划。
2. 在初步计划形成之后,考核盈亏比。计算潜在的盈利空间和亏损空间相比是否大于2:1,个人推荐实际操作中至少达到2:1以上,尽量达到3:1。如果比例不合要求,可以因此而放弃这笔交易,或者减小仓位去进行交易。
3. 仓位控制。必要的仓位控制是操作获利的又一关键因素,根据交易机会等级的6个分类,应分别将仓位进行控制,而不是一味满仓地操作。
4. 意外变动预案。在上述交易计划完成以后,再做一个意外变动预案。入场之后,汇价的运行节奏有可能与预期的不一致,对于这些潜在变化需要有一个预期,一旦市场出现意外变化的时候就可以及时地跟上市场的节奏,而对交易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正。
对于本文中的案例货币美元/日元,以图1中红色圆点标注的买入机会,我们可以通过最后一部分内容得出一个完整的交易计划:中线114.80买入美元/日元,止损114.30(跌破通道下沿),目标117.30(通道上沿),盈亏比大于3:1,保证金10%仓。实际运用中还可根据走势不断提高止损价位保护已有盈利,在趋势没有改变之前逐步向上提高目标价位,以获得更多的盈利。
以上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化交易流程。正所谓“磨刀不费砍柴功”,将更多的精力用在进场之前,构造一个完善的交易计划,才能真正实现长期稳定获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