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只代表你的现在,它会逐渐的消失。而信用代表着未来,会给你带来更多的金钱。
信用魔力:
将人放大
金钱的魔力令世人感叹,但有一种东西比金钱更有魔力——那就是信用。它包括商业信用、金融信用、或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金钱只能给你带来暂时的安全感,而信用却能令人获得永久的生命力。有的人可能一时身无分文,但转瞬间就能融来百万资金。有的人省吃俭用,攒了一笔钱,然后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笔钱逐渐的缩水,他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依然是那么脆弱。
年轻人都会关心怎么挣钱,关心自己的投资收益率,因为财富增长的速度取决于此。当我们处心积虑的计较几个百分点的收益的时候,反而有可能忽略更重要的一项投资。如果这项投资成功,那将意味着:未来稳定的现金流;无可限量的“钱”途;以及超乎金钱投资之外的收益率。
从财富的公式中,我们可以很明确的找到,这项投资就是信用。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个人信用可以用“能借多少钱”来概括。但对另外一部分人而言,信用是“在别人心目中你值多少钱”。基于这个评判,每个人都会有一个与自己对应的信用值。《钱经》在这里简单列举了几个人物,并对他们的信用值进行一个粗略的评估,让你体验一下信用的魔力。或许,你该思考:攒信用还是攒钱?
马云:估值10亿美元
马云第一次受到投资者的狂热追捧是在2004年2月,阿里巴巴获得8200万美元投资,投资人包括软银(Softbank COPK)、富达(Fidelity)、Granite Global Ventures和TDF等四家公司,其中软银一家就投入6000万美元之巨。
对于风险投资来说,在寻找项目的时候,除了挖掘好的商业模式外更重要的就是看管理者,软银6000万美元显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因素是冲着马云去的。2001年,马云向孙正义汇报公司情况的时候,孙正义告诉马云只有他还在说当年说过的话,其他人都和当年投资的时候说的不一样了。孙正义看重的正是马云的狂人不打妄语,实际上"信用"一词也正是马云赖以打造阿里巴巴的核心武器。
如果说孙正义看中的是马云的信用,那么雅虎酋长杨致远看中的就是马云的中国"功夫"了。这一次杨致远付出了10亿美元的支票成为了马云的投资者,也把雅虎中国交给了狂人马云,希望他能够用自己的中国"功夫"帮助雅虎摆脱在中国的尴尬处境。
虽然杨致远的10亿美元真正让马云拿到手的远没这么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杨致远看中的还是马云这个人。马云在短短的两年之内从无到有地养大了一个淘宝,并扬言将在中国彻底打败eBay。虽然目前淘宝和eBay鹿死谁手尚不能下定论,但淘宝迅猛的势头显然已经将国际巨头eBay逼于尴尬境地——这正是杨致远7年来所苦苦追求的本地化功夫。
Tips:
信用是敲门砖
古时候,入仕为官都需要参加科举考试,因而“四书五经”素来有敲门砖之称。而就北宋词人晏殊的故事来看,信用也是敲门砖。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题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的封号,荣耀故里。
信用带来威望
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使得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信用是商业生命
据调查,现代很多破产企业并不是由于产品没有市场,而是因为资金一时周转不畅。而现代企业的资金周转实际上相当程度上是靠信用支撑的。传奇人物史玉柱的成败故事就是最好的“活教材”。
由史玉柱带领的“巨人集团”承造的“巨人大厦”资金告急,购楼花者天天上门要求退款,媒体地毯式报道巨人财务危机,“巨人”骤然倒地。虽然当时集团还有以亿计的净资产,但因丧失信用,也就失去了回旋余地,终致休克。此时的“巨人集团”欠债达3亿,如果选择破产,公司只需承担有限责任。但史玉柱非但没有如此举动,还公开宣布欠百姓的钱他一定会还。果然在他“重出江湖”运作脑白金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还债。2001年,史玉柱以个人名义开始偿还原巨人大厦在香港及内地的楼花欠款。“还债英雄”、“诚信英雄”的桂冠纷拥而至,CCTV还把“2001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的“封号”慷慨相送。信用又开始回归。虽然代价颇大,但回报却相当可观。正如史玉柱自己说,“我还债之后,就有银行找我们公司贷款。贷款一般都要抵押。他(指银行方面)说不要抵押,就要你史玉柱以个人名义做一个担保”。 再后来,史玉柱在资本市场并购企业,别人都愿意投资给他。
信用是资本
第一任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董建华拯救家族企业的经历至今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1982年,世界航运业衰退,载货吨位大量过剩,船价大跌。一代船王董浩云创办的“东方海外集团”未能及时应变,以致业绩大跌。到董浩云心脏病病发去世,其长子董建华继承时公司已濒临破产边缘。此时的董建华不仅付不起在美国上学的两个弟弟的学费,而且负债高达200多亿港元。当年49岁的董建华深感绝望。在赶去参加最后一次债权人会议之前,他一度决定自戕,在机场打电话给朋友说,“如果我死了,请你照顾我的家人”。然而奇迹发生了。董氏集团最大的债权银行汇丰银行决定提供8亿港元的备用信贷,霍英东随后注资1.2亿美元,帮助董建华重组家族公司债务结构。同年5月董建华宣布重组公司,在新的董氏集团,他放弃控制权,由老板转为职员,再向以东京银行为首的5家银行贷款2.5亿元。
董建华凭借良好的信誉和过人的能力赢得了大家的信任,无形的信用成为了他最强大的资本。在董建华的努力下,东方海外终于转亏为盈。截止1991年12月31日,盈利达980万美元;2005年,董建华家族持有股份市值约134.6亿元。
某期货操盘手:估值百万期货操盘手,看上去是个相当风光的职业,有名气的操盘手往往年薪过百万。对于投资者而言,找到一个可以信任的操盘手比一座金矿更有价值。
按照一位年收入百万的期货操盘手小y的说法:获得这些年薪并不止是因为自己的技术,更重要的是信用。
信用意味着整个职业生涯未来几十年的现金流入,还有什么比信用更重要的?
小y讲述了在业界广为流传的一个颇有名气的操盘手leona还钱的故事。所有的情节发生在一天之内,在这一天,操盘手要还一笔短期资金。看到操盘手在通向银行堵车的路上狂奔,看到众人一起在银行用长城卡透支,看到电脑屏幕上数字跳动,资金从四面会集,直至最后一笔款项被填平,尤如好莱坞大片《生死时速》般刺激。而这位操盘手要捍卫的是:信用。
有一次,leona在中行以承兑汇票的形式获得一笔短线资金。众所周知,承兑汇票对于按时还款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迟一天都不可以。否则,不是罚几个利息,而是在金融界彻底失去信用,从而失去任何继续获得大资金支持的可能。对于市场来说,意味不可挽回的惨败。
由于明白这笔贷款的利害关系,所以在到期前的一个月,leona就开始准备了。
开始一切都很顺利,预期中的款项一一到位,按时还款似乎不在话下,然而到离最后期限只有2天时,leona得到财务方面的汇总,还是有一笔款没有及时到位,以至于出现了不小的资金缺口。
为了在3个小时之内补上几十万的利息缺口。Leona使出了浑身解数。甚至利用信用卡的最高透支额度。
多年以后,银行的工作人员回忆起此事,当时他们的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情景,资金从许多方向汇集:10万元,30万元,3万元,3万元,3万元,3万元……一点点地往上跳,一开始他们有些奇怪,后来就意识到了,是leona,正在竭尽全力地履行自己的信用。虽然,他们不知道这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所有的当班高管,都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们开始沉默,账面的差额越来越小,当最后一笔款被填平的时候,办公室一片寂静,几乎所有的人都被这个场面震慑住了,所以没有人说话,也没有话说。是感动是惊奇是信任是感慨,万千滋味在心里。
只为了一天的信用,多少屈辱、紧张、愤怒、感激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因为,一诺千金这个行规,对于一个操盘手来说,是生存之本,也是人格上的分量。
某普通白领:估值二十万
小Z是一普通白领,最近刚买了一套房。首付20万,有10万是自己攒的,从亲朋好友借来了10万。“我的信用额度是多少?”小Z想了想,“大概20万左右。至少我现在的工作保证一年的稳定收入没问题,凭我的关系也能借来几笔钱,这些加起来应该有20万”。小Z认为信用额度多少,应该这样计算:你在没有任何现金和资产的情况下,能筹措到多少钱。不过小Z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提高自身的信用值。
比较上面三个人的信用值,会发现差距非常大。其实他们的学历、家庭背景可能不分高下。但由于经历不同,做出的成就不同,所以信用值迥异。这就好比一个人,总是从银行借钱,然后及时还上,他的信用值就高。一个人如果经验阅历丰富,能在社会不断证明自己的成功(当然有时也会有失败),不断的获得市场和业内人士的认可,那么他的信用制越高。因为当人们把各种资源投到他身上时,可以确保获得更丰厚的回报。
看来,对于年轻人来说,攒钱可能比不上攒信用更加实惠。
(作者:张曦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