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金融合作:筹谋区域发展
 

  区域金融合作,大而言之,涉及到国际社会中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小而言之,则关乎国内的区域合作,比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域相连、文化相近、人缘相亲的地区。区域金融合作是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如何从总体上把握各个区域的金融合作,减少交易成本,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点与难点。当前,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以兼顾短期和长期效益,从而充分调动国内市场力量,通过国内的区域合作,扩大内需。

  首先,要从金融业发展的长远规划、金融体系的完善、金融管制与放松进程等多个方面考虑区域金融合作问题。

  有必要制定区域金融合作规划,把区域金融合作作为推进整体金融发展的环节,结合时间上的分段、空间上的分工来考虑。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不同。因此,区域金融合作既要考虑本地区特点,又要兼顾金融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制定区域金融的长期动态发展规划。

  其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市场引领金融机构的取向。

  金融机构总是跟着客户走,客户总是跟着利润走。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机构就会考虑是并购还是新设机构,由此会产生与地方政府、监管部门的接触,也会涉及到当地的资信、税收和法律环境等方面问题。机构的自发选择,是推动区域金融合作的内在动力。同时,商业银行的区域联动是推动区域金融合作,打破地域壁垒的主要力量。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地方城市商业银行,在区域合作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问题是怎样从制度上推进,打破地域对资金流动的限制,建立起客户信息共享平台,减少交易摩擦所产生的成本。有些股份制商业银行所实行的事业部制改革易于发挥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有利于资源的配置。

  第三,区域金融合作中应建立起推动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目前,人民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密切合作,已经成为推动长三角区域金融合作的重要因素。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所具有的提供金融服务的职能,为区域金融合作提供了信用信息和支付结算的平台。而地方政府与“一行三会”各地派出机构的紧密沟通和联系,使政府推动与市场自发合作相结合,有利于经济金融一体化的推进。比如,某些地区就签订了区域内城商行合作的战略框架协议。人民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共同推动,显然要比原来由金融学会推动的区域合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金融合作由务虚向务实推进。

  第四,区域金融合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走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化道路。

  合作是竞争的最高阶段,而比较优势则是合作的前提。如果把各个区域当作一个单位,那么此区域与彼区域的联合和共赢则要依托各个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比如长三角与珠三角的比较优势就应有所区别,这也就是为什么提出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两个中心”,而强化深圳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明智之处。区域金融合作应服务于产业分工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第五,建立区域金融风险的监测、预警机制,共担风险,有利于区域金融合作的纵深推进。

  建立覆盖区域内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金融业的区域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已成当务之急。要确定具有地域特点的金融风险监测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适时调整。同时,建立风险预警和监测指标的信息披露制度和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机制。

  第六,要把区域内金融要素的自由流动作为区域金融合作的目标。

  区域金融合作的最大障碍就是要素流动成本过高。因此,要加紧区域产权市场、区域人才市场、区域信息市场的建设,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为区域金融和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张红梅)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现代商业银行 2009-07-17)
【关闭窗口】
理财工具
期货看盘器
进入>>
黄金看盘器
进入>>
外汇看盘器
进入>>
证券计算器
进入>>
  黄金理财计算器
  外币理财计算器
  股票投资计算器
  国债理财计算器
在线理财规划
 
  购房规划
 
 
  保险需求分析
 
 
  购车规划
 
 
  在线车险规划
 
 
  家庭财务健康诊断
 
 
  子女教育规划
 
 
  开放式基金投资规划
 
  投资风险自测
  投资者教育手册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