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能否被预测到?这个问题争议颇大。一部分人认为,金融危机不可预测,是典型的“黑天鹅”事件——那些极少发生的、发生之后具有巨大冲击性的、在事前又很难预测的事件。正如纳西姆塔勒布在其《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知的未来》中所说的那样,“仅仅一次观察就可以颠覆上千年来对白天鹅的数百万次确定性观察中得出的结论,你只要看见一次黑天鹅就够了。”另一部分人认为,金融危机是可以预测的,因而金融危机只是“灰天鹅”事件。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终身荣誉主席利奥•梅拉梅德就是“灰天鹅”论的支持者。
《人民日报》2009年5月9日发表了梅拉梅德关于全球性金融危机根源的观点。梅拉梅德把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源总结为七条,如果将其做一个大致的归类,可以看出,金融危机的根源来自宏观经济政策的短视、金融监管的失误以及人性的贪婪。
必须承认,梅拉梅德所列举的流动性过剩、低利率、场外交易、房屋再贷款和次贷、房利美和房地美、企业“大而不倒”的理念以及贪婪等等都是发生金融危机的原因。笔者还可以列举出更多,比如日元套利交易、利益集团的作用、金融衍生工具的过度使用等等。正如梅拉梅德自己所言:“这次金融危机不只存在一个罪魁祸首。”
但尽管如此,那又怎样?我们可以在事后归结出发生金融危机的原因。我们早在2005年、2006年就指出了流动性过剩会造就全球性的金融泡沫和流动性发生逆转的可怕后果,我们甚至早就指出全球经济失衡的局面不可持续,发生局部性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很大,但对于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我们依然没有预料到。当时,我们认为在全球政治经济“中心——外围”的框架下,外围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发展中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很大,而确实没有想到中心国家——美国首先爆发了金融危机。
现在,距离次贷危机爆发已经两年了——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持续,全球经济依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依然无法预计何时能否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
在危机面前,除了总结经验,避免历史重演之外,我们恐怕还得学会适应。在现行的国际贸易和国际货币体系之下,金融危机的发生是常态,无法完全避免。金融系统具有天然的不稳定性,它不是从内部爆发危机,就是作用于实体经济爆发危机。因此,笔者宁可把金融危机称之为“灰天鹅”事件,但解释却与梅拉梅德不同——那些你只能“窥一斑”而无法“知全豹”的事件,那些你能够准确的“知其一”而不可能准确的“知其二”的事件,那些我们只能做到“一知”而“半解”的事件……
更进一步说,这场危机告诉我们,金融危机总是会以不同的面目出现,而我们是无法准确的预测的。这场危机也告诉我们,在民族国家作为世界政治最基本的单元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不但是有限的,而且是可能逆转的——WTO框架照样解决不了贸易保护主义的问题,无论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还是牙买加体系都解决不了对美元的约束问题。符合美国利益才是国际贸易和国际货币体系通行无阻的前提;反之则反是。因此,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和金融的全球化趋势不是不可能逆转的。
(作者:管清友)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