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人民币寻求国际化:“摸着石头过河”
 

  5月1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调整部分资本项目外汇业务审批权限的通知》,下放了十项资本项目的审批权限;6月9日,又发布了《关于境内企业境外放款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从8月1日起,各种所有制企业均可以在核准额度内,以合同约定的金额、利率和期限,为其在境外合法设立的全资附属企业或参股企业提供直接放款。对于海外业务饱受金融海啸摧残的企业来说,该政策“红利”不言而喻,不仅便利了双边贸易结算和贸易融资,而且提高了相关企业对于全球经济衰退造成的贸易冲击的抵御力。不过,“醉翁”在意的不只是这点唾手可得的“美酒”,而更重要的是要顺势踏上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的征程。

  所谓资本项目可兑换,就是对国际收支资本和金融账户下各项交易不得加以限制和拖延,即消除外汇管制。而外汇管制是指一国货币金融主管当局对外汇结算、买卖、借贷、转移和汇率等实施各种管理和控制措施。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外汇管制对于一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构成严重束缚,主要表现在:破坏外汇市场机制,限制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破坏国际分工,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手续繁多,带来无谓的市场摩擦。因此,消除外汇管制是开放型经济体的必然选择。

  更为重要的是,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是推动本币走出国门,升级为国际货币的关键步骤和必要基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增强的国际大环境下,人民币“走出国门”对于中国有着越来越显著的积极意义,除了减少汇率风险,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获取国际铸币税收入之外,更富有战略意义的是,拥有国际货币发行权意味着可以在多元化国际格局中赢取更大的制定或修改国际事务处理规则方面的话语权。

  2008年,金融危机的侵袭给中国带来一定的影响,造成了出口萧条,但同时也创造了大国博弈的历史机遇。国际货币体系风雨飘摇,不少国家的银行体系面临流动性衰竭,诸多举足轻重的金融机构信用骤停……一时间,稳定市场、重拾信心和减缓衰退成为国际最强音。中国由于拥有充足的货币储备、相对稳定的基本面和经济长期向好的普遍预期而成为国际社会寄予厚望的少数经济体之一。顺应形势,中国在面对危机考验的同时,站在了发挥国际积极作用并藉以调整国际地位的紧要关口。

  自2008年12月至2009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香港地区、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白俄罗斯和阿根廷等6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及货币当局签署了总额达650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相当于我国外汇储备总额的5%。这标志着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已经谨慎启动。

  诚然,根据国际经验,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需要有发达且规模庞大的资本市场、发达的外汇交易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灵活的汇率、稳健的银行体系、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健全的监管体系,中国要具备这些基本条件可能还需要20年以上的时间,但正是因为身处这样一个漫长的进程中,人民币“摸着石头过河”的国际化模式才更显得弥足可贵。

  (作者:刘伟琳)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现代商业银行 2011-05-06)
【关闭窗口】
理财工具
期货看盘器
进入>>
黄金看盘器
进入>>
外汇看盘器
进入>>
证券计算器
进入>>
  黄金理财计算器
  外币理财计算器
  股票投资计算器
  国债理财计算器
在线理财规划
 
  购房规划
 
 
  保险需求分析
 
 
  购车规划
 
 
  在线车险规划
 
 
  家庭财务健康诊断
 
 
  子女教育规划
 
 
  开放式基金投资规划
 
  投资风险自测
  投资者教育手册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