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1600多点的低谷后,股指一路爬升,终于站上3000点。跨入7月,IPO大盘股重启、国有股减持、大小非解禁高峰、上市企业中报出炉等都将进一步考验股市的神经。上半年筑底回升的行情能否续写,将取决于实体经济及企业盈利的恢复能否跟上市场预期。
“四箭连发”搅动热潮
从桂林三金药业到家润多,IPO开闸仅仅10天,就有三家企业获准发行新股。在阔别市场9个月之后,投资者“打新”热情被桂林三金的IPO迅速点燃。尽管安信证券、渤海证券、国泰君安、上海证券等给出的询价区间都在18元以内,但桂林三金公布的最终发行价格为19.8元,超出多数机构报价。按2008年度净利润除以本次发行后总股本计算,市盈率高达32.89倍。同时,网上定价发行的中签率仅为0.17%,认购倍数为584倍。结合网上网下的数据来看,共有超过4500亿元资金参与竞逐桂林三金的申购,投资者热情空前。
新股第一单的低中签率并没有改变投资者的态度,万马电缆继而创造了更低的中签率:0.13%,超额认购倍数为750倍,按其11.5元的发行价计算,平均需要431.25万元才能中得一签。IPO重启的第三股家润多发行公告也随后出台,发行价格定为19.58元,市盈率31.58倍,初步询价获得244.2倍认购。
三家中小板企业股票发行受到热力追捧之后,7月6日,IPO首只大盘股成渝高速开始正式招股。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主板IPO首单,成渝高速的发行对降低市场泡沫、增加企业融资渠道以及缓解市场流动性过剩等都有重要意义。
面对投资者普遍的打新热情,为防范股票上市首日过度炒作,深交所近期发布了《关于完善中小企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首日交易监控和风险控制的通知》,规定中小板股票上市首日盘中涨跌幅达到或超过20%和50%时,分别停牌30分钟。此外,深交所还专门发布了《新股上市首日投资者参与情况分析》,给炒新者打“预防针”。该《情况分析》中显示,2006年6月以来发行的269只新股中,至今有157只个股的股价依然在首日开盘价之下,比例高达58.36%。参与炒新的投资者以账户市值在10万元以下的中小投资者为主,而且在上市首日买入的投资者中,高达71.49%的投资者为第一次参与首日交易——这些都值得今天的炒新者们三思慎行。
梳理一下近期IPO发行的节奏和上市公司的筹资额度不难发现,IPO扩容量是循序渐进式的。桂林三金共发行4600万股,融资额为9.108亿元;万马电缆共发行5000万股,融资额为5.75亿元;随后的家润多募集资金也不过5亿元;到成渝高速为止,IPO的总融资不过39.86亿元。这对于当期成交金额连续保持在1800亿以上的沪市来说,应该不会对市场的流动性产生冲击。
A股站上3000点源于前所未有的政策的支持、流动性充裕、实体经济的复苏迹象和市场信心。4万亿投资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在2009年的第二季度开始将出现显著的效果;1月—5月,我国新增贷款为5.8万亿元人民币,上半年有望突破7万亿元;投资、消费、工业增加值等经济指标在5月份已经出现明显好转;6月份全国发电量3093.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9%,结束了连续8个月负增长的局面,发电量的“转正”,成为中国经济企稳回暖的重要标志。这一切都让投资者对市场有了做多的信心,为大盘的走强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
扩容考验渐次呈现
如果中小盘股IPO重启对市场只是试探性动作,那随着成渝高速的发行,主板IPO分流市场资金的影响才会逐步显现出来。市场不断走高可能会引起更多存量限售股抛售,市场资金需求也将不断增大。另外,近六成上市公司中报业绩不佳也将对市场形成较大压力。
成渝高速之后,中国建筑、招商证券、光大证券都将正式发行,招商证券计划融资额约为80亿元,光大证券融资将超过百亿元,再加上中国建筑的426亿元,三家公司就要分流市场资金超过600亿元,这对投资者信心又是一次重大考验。
新股发行势必要从市场中“抽血”,对市场资金也会造成一定的压力。大多数专业人士和机构投资者都认为,从年初到现在的这一波股市行情是资金推动的。但应该看到的一点是,在目前流动性过剩和一定通胀预期之下,即使不重启IPO,大量的资金肯定还是会进入股市。因此,IPO规模有可能继续加大,为股市吸引“活水”,这不失为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的做法。
股市最牵人心。从中小板到主板的IPO,其推出的速度与层次都显示出管理层在节奏把握上的良苦用心。客观地说,投资渠道单一、上市制度行政化、退市制度空心化,才是股市投资不足、投机有余的根源。IPO既然是股市不可或缺的成分,我们就不能叶公好龙,无论大盘会因此出现怎样的反复,想要实现牛市行情的根本是回到以基本面支撑、以业绩支撑的轨道上来。显然,推动经济多角度复苏,才是对应股市考验的硬道理。
(作者:左溆)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