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IPO成为行情助推器
 

  经历了8个多月的暂停,证监会终于重启IPO,并公布了经过修改的IPO定价与发行办法。此举在市场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多数投资者认为这将使资本市场的功能得到了全面的恢复,是一项长期利好;但也有人认为,随着IPO的重新开闸,股票供应增加,会对上涨行情带来压力,因此是利空。7月初,IPO的前三单已经推出,而股指继续保持了良好的上涨势头,并不断刷新2009年的新高记录。到此,事实已经证明,IPO不但没有抑制股市上涨,相反还成了行情走高的助推器。

  没有IPO的股市是不完整的

  在某种角度来说,发行新股,对股市进行扩容,是股市赖以发展的基础。如果不发行新股,市场长期得不到扩充,一直只有少数几个股票在交易,这样的市场既不能发挥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也难以向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资品种,也就必然无法发展壮大。远的不说,我国沪深股市中除了有A股以外,还有B股。由于历史的原因,B股已经多年不扩容了,没有新股上市,也没有上市公司进行增发或配股,在很多投资者眼中成为一个“鸡肋”市场。在海外,一些国家因为本国的上市资源比较少,且已经基本在交易所挂牌,为避免股市不能有效扩容,或是千方百计地设计金融衍生产品,或是到其它国家吸引企业来上市,以保持市场的活力。现在,日本、英国等国家,就一直在鼓动中国的优势企业到它们那里去上市。至于我国香港股市与沪深股市对上市资源的争夺,更是达到了白热化程度。

  那为什么还有一些投资者对IPO持比较负面的看法呢?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这些投资者对市场的本质特征认识不清,以为只要控制市场规模,那么随着资金的不断流入,就能够把股市越炒越高。所以,他们对股市扩容,特别是发行新股,有一种近乎天然的反感。其实这是一种很幼稚的看法,不发行新股的股市,显然是不完整的,这样的市场不仅不可能吸引资金介入,相反还会把已经入市的资金推出门,原因很简单,在股票被炒高的情况下,没有人会再盲目入市。另一个问题是,过去管理层曾经试图用调节供求关系的办法来调控股市,而发行新股就成为这样做的一个重要手段。虽然,现在管理层已经明确表示不干预股指的高低,但还是有很多人认为,在新股的发行上就反映了管理层的思路。这次宣布IPO开闸,就有人认为是出现了调控信号,并且把这视为利空。无疑,这也是对市场实际的一种误解。

  适度的IPO具有正面作用

  应该承认,发行新股的确增加了股票的供应,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样做自然会分流股市中的资金,从而导致其它已经上市股票的下跌。另外,由于发行是在一级市场,而上市是在二级市场,而一般投资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是两部分人,因此在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也的确不满意在新股的发行、上市过程中,一级市场大赚二级市场钱。视IPO为利空的,也基本上都是二级市场上的人士。

  不过,作为理性的投资者,应该看到的是,新股发行至少产生了这样的效果:首先它为市场增添了新的投资品种,而这显然有利于吸引新的资金介入。像中小企业板块的开辟,使得大量高成长的中小企业得以上市,就为投资者提供了很多新的投资标的,也为他们创造了财富。苏宁电器如果不上市,那么境内投资者很可能就无缘投资这种大规模的家电连锁超市,也不能分享它们的收益。此外,新股的发行与上市,还为相关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现在很多优秀的企业,当初都是利用了资本市场所提供的机会,实现了其高速增长。不断有优势企业上市,也有利于提高股市的吸引力,集聚更多的资金参与投资。事实上,越是规模大的股市,其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也越大。

  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股市的IPO应该是有序进行的,其强度是合适的。如果超出了市场所能够承受的范围,导致供求的严重失衡,自然也就不能吸引新的投资者参与。同时,企业股票在股市上定价偏低,也会影响其发展。因此,IPO是件好事情,是一个正常的股市必须要进行的,但不能脱离市场实际,扩容的强度与市场承受力要实现一种平衡。

  IPO新政的特点与影响

  在管理层公布的IPO新规中,引入了不少海外成熟市场的做法,大大提高了市场化的程度。根据现行的IPO制度,股票发行中参与询价的机构投资者必须以同样的价格进行资金申购,此举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股票询价过程中报价不实的问题,使得发行环节中就引入了供求因素,这样股票的发行价与二级市场价格,相对来说就容易比较接近,从而淡化了一、二级市场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为二级市场引来更多的资金。另外,在网上发行中,规定了单一账户的最高申购额度,让中小投资者有更多的机会申购到新股。此举的最大意义在于将大量囤积在一级市场专事新股申购的资金驱赶了出来,还原了认购新股是风险投资的本愿,使得发行环节与股市二级市场高度联系,从价格体系上减轻了扩容对市场的冲击,反过来则更有利于资金在一、二级市场间的合理配置与良性互动。

  人们注意到,这次恢复IPO后的第一单是桂林三金,它是个中小型企业。在询价中,机构投资者给出了市盈率与二级市场基本接轨的发行价。消息传出,股市出现上涨,与桂林三金同属中医药行业的其它股票更是表现出了良好的上涨态势。究其原因,这样一个中小规模的股票发行,对当前的股市不构成任何的资金分流压力,是完全可以承受的。另外,机构投资者对该股的追捧,也对同类股票产生了向上的牵引作用,从而达到了新股发行、股市上涨的多赢效果。尽管现在少数几只股票的顺利发行,还不能说现在IPO新政是完全成功的。但至少当前人们看到了IPO不是利空,操作得当的话还会助推股市上涨的现实。而人们更愿意看到的是,随着IPO的有序进行,以及市场对IPO认识的提高,股市中不断会有新的优秀企业上市,投资者在对这些企业的理性投资中,也能够获得良好的收益。整个股市也在一、二级市场的相互促进中,取得更大的发展。

  (作者:桂浩明)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现代商业银行 2009-08-17)
【关闭窗口】
理财工具
期货看盘器
进入>>
黄金看盘器
进入>>
外汇看盘器
进入>>
证券计算器
进入>>
  黄金理财计算器
  外币理财计算器
  股票投资计算器
  国债理财计算器
在线理财规划
 
  购房规划
 
 
  保险需求分析
 
 
  购车规划
 
 
  在线车险规划
 
 
  家庭财务健康诊断
 
 
  子女教育规划
 
 
  开放式基金投资规划
 
  投资风险自测
  投资者教育手册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