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通胀也许只是“笼中虎”
 

  尽管经济似乎还处于衰退阴影之中,但有关通货紧缩即将变为通货膨胀的转折预期就已经开始大行其道。特别是6月份新增信贷较上月激增1.53万亿元,远超市场之前预计,由此“货币多度发行导致通货膨胀已难避免”成为了许多人的共识。而买黄金、购房产已成为当下坊间热议的“避险”首选。

  直观看来,这样“超前”的恐慌情绪情有可原,毕竟就在一年前我们还身处通胀之中。彼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达到历史顶点,国内的猪肉、蛋禽、食油价格的同比涨幅让人大跌眼镜,但需要指出的是,类似的一幕其实很难再度上演。既然“未来的通货膨胀”已经为市场各方所充分预期到,那么通货膨胀即便真的来了,也不可能产生非常巨大的经济影响,甚至不排除极端情况出现,即喊得很响的通胀到最后根本就没有出现。

  经济运行的经验规律可对此乐观预期做出支持。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信息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前沿理论开始大行其道,其中有关心理预期对于现实经济走势的反作用,开始在理论上基本成熟。按照理性预期的基本观点,一个被公众所共同预测到的经济趋势往往会出现预料之外的变化,或者即便趋势能够依旧,但达不到之前预测的幅度,或者该趋势根本就消弭不见。究其原因就在于,一旦经济趋势被准确预期,那么市场的对冲行为就会大量出现,由此会遏制趋势的运行。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人们都预期到上证指数会在6124点见顶,那么当指数达到5000点时,就会不断地有人抛售兑现,最终指数根本就不可能达到6124点高位。

  事实上,2008年上半年正是由于当时市场及调控部门对通胀预期有所低估,才演绎了之后以食品为代表的物价全面飙涨。

  2007年年底,月度CPI指数涨幅节节攀升,价格上行压力越来越大,民众开始有了囤积货品的冲动。然而,当时的主流观点则认为,如果扣除食品价格的上涨,那么当年CPI上涨是不值得太担心的事情。因此,政策关注的重点放在国内经济失衡问题上,比如国际贸易顺差过大、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等。为此,调控部门着力于提高土地、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价格,以期通过理顺生产要素的价格机制、改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而调整经济增长过度倚重出口,投资和内需动力不足的局面。最终的结果是,在传导机制的作用下,生产要素提价渐次加剧了社会商品价格整体上涨的压力。

  (作者:马红漫)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现代商业银行 2011-05-06)
【关闭窗口】
理财工具
期货看盘器
进入>>
黄金看盘器
进入>>
外汇看盘器
进入>>
证券计算器
进入>>
  黄金理财计算器
  外币理财计算器
  股票投资计算器
  国债理财计算器
在线理财规划
 
  购房规划
 
 
  保险需求分析
 
 
  购车规划
 
 
  在线车险规划
 
 
  家庭财务健康诊断
 
 
  子女教育规划
 
 
  开放式基金投资规划
 
  投资风险自测
  投资者教育手册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