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拆解收入分配
 

  市场经济永远运行在“非真空”的环境当中,其中的起起伏伏必然受到多重因素影响,而财富分配作为考量市场的重要手段,其进化历程亦然在不断摸索与思考中前行。时至年中,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何时尘埃落定正备受关注。最新消息称,旨在“调高、扩中、提低”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可能在8月以后完成修订,并有望在年内出台。据透露,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让利,包括政府对民众的让利,企业对职工的让利等。

  在此次调整收入分配结构过程中,改革专家提出其关键看两个比重:一是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重;二是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分配的比重。而初次分配政策是这次改革的重点,指导意见将会提出在初次分配中适当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改变目前初次分配中资本所得偏多、劳动所得偏少的局面。

  中国经济在取得3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经济结构需要寻找新的平衡点,而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的走低备受市场关注,与此对应的是储蓄率却相对较高。在1999年之前,中国的储蓄率一直处在35%—40%之间;而在1999年后,储蓄率逐年上升,2007年的储蓄率达到51%。1999年—2007年,中国的总储蓄率劲升了14.4个百分点,其大致是这样分配的:家庭贡献了2.7个百分点(家庭储蓄率从1999年的20.2%上升至2007年的22.9%),政府贡献了5.4个百分点(政府储蓄率从1999年的2.7%上升至2007年的8.1%),企业贡献了6.3个百分点(企业储蓄率从1999年的13.7%上升至2007年的20%)。政府和企业部门的储蓄率一直处于增长的状态,家庭储蓄率基本稳定。

  储蓄率作为衡量市场的重要标准,其波动幅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在此,笔者主要从金融市场与房地产市场价格的视角,对与国民收入分配相关联的市场环节进行拆解性分析。

  金融市场的分配效应

  假设在完全市场化的理想状态下,金融市场在配置资本的过程中不会导致财富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再分配,但由于各国金融市场体制不同,因此,受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金融产品价格一直处于寻找平衡的状态中,这使得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波及了财富的再分配。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利率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我国一直在努力推动利率的市场化改革,但由于种种原因,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针对市场仍未完全开放,这使得存贷款利率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利差,相对较低的贷款利率使一部分资金流转到了贷款者(主要是企业)手中,导致企业的利润留存高于应该有的水平。在1996年以前,中国的存款利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一年期的存款利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但1996年以后,我国利率水平逐渐降到了相对较低的水平。到1999年6月,一年期存款利率降到了2.25%,之后利率虽然有些波动,但基本上一直保持这样的水平,这与同期GDP保持10%左右的高速增长形成了一定反差。

  我国的存贷款利差一直维持在2%以上,有些中小银行的存贷款利差达到6%。从2009年上市公司年报来看,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的利润都达到或超过了1000亿元,14家上市银行的利润占所有上市公司总利润的近一半。中国银监会7月15日发布的《银监会2009年报》显示,2009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利润6684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资本利润率为16.2%,资产利润率为0.9%,但如果将这些数字放在国民收入分配的全局去考量,就显得过于集中。

  针对这种现象采取的对策主要是推动利率市场化,真正实现让市场确定存贷款利率。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获得实质性进展之前,政府应该提高存贷款的利率水平,并减少存贷款利差。

  其次,分析一下股票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股票市场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原理是不一样的。

  从股票的一级市场看,股票的发行价格高则意味着投资者流转到上市公司手里的资金就越多。那么就一只股票而言,多高的价格才算合理?投资股票应该获得比投资债券更高的分红收益,按照我国的长期国债收益率4%计算,上市公司的每年分红应该达到4%以上才算合理。一般而言,上市公司的分红率是40%左右,由此推算出上市公司的发行价格应该以10倍市盈率为合理水平。2000年以来,我国股票的发行价格最低是20倍市盈率,而2009年以来的发行价格一直在40倍市盈率以上,比合理的价格高了约3倍。假如2010年一级市场筹集资金为10000亿元,则相当于投资者流转到上市公司的资金为6000亿元。要减少股票一级市场在收入分配上的不均衡状态,应该积极推进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真正做到新股发行的市场化,使发行定价走向合理区间;还应该鼓励公司的内部职工持股制度;对发起人的股份减持套现,征收累进的资本利得税。

  从二级市场看,我国股票市场的规律是,广大散户投资者的资金被市场选择性地流转到了包括证券公司、中介机构、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以及私募基金等机构手中。在股市的潮起潮落期,财富在不同的投资者之间快速转移。要减少股票二级市场对财富分配过程中的不均衡状态,市场应当适时规范股票市场的交易秩序,严厉打击内幕交易和各种操纵市场的行为。

  此外,相关专家还指出,国家应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使更多的财政资源投向民生领域,应将民生福利投入增长高于财政收入增长列为刚性约束指标,长期持续。同时,加快税收制度的完善,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根据地区情况制定不同的个税起征标准。

  房地产市场的财富份额

  1998年之前,我国的住房实行实物配给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城市居民的住房都由政府或企业无偿提供,居民自己无需花费任何费用。1998年之后,房地产市场步入了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企业开始给职工提供住房补贴,所有的城市居民逐步有选择性地到市场上去买房。在住房制度改革之前,土地是政府无偿划拨的,土地没有价格。因此,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不参与社会财富的再分配,而住房制度改革之后,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开始参与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住房制度的市场化与货币化,该目标于2000年基本实现。随着住房改革的完成,城市居民的住房消费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以前的单位分房变为自己到市场去购买住房。1998年之前,全国住宅销售收入占社会零售总额的占比一直为5%左右;1998年以后,迅速上升到15%以上,2009年该比例达到了36.8%。

  随着土地价格在市场经济形式下的发展,其作为生产要素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程度越来越深,因此,不断改变着我国社会财富分配的格局。可见,房地产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财富的再分配,那么要解决其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在现行的制度框架下进行适当的调整,加大住房保障的覆盖面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如规定“将土地出让收入主要用于住房保障建设”,或“将土地出让金封闭运行”,这样可以确保从居民手里得到的财富流转回居民手中。在涉及城市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的住房用地应该减免相关费用成本时,政府适当可以用财政支出来建设部分住房,供低收入群体使用。显然,政府目前在这方面已有所作为,并出台了与之相关的政策。

  从税收的角度来调节房地产市场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我们可以将视角转到在税制里能够对收入分配领域进行适当调整的一个税种,其称之为不动产税,也就是物业税。此税种对应的是市场经济成熟国家所称的、地方政府作为它的税基和主要财源支柱所征收的房地产税或者不动产税。我们如果把它定位为房地产税,那么会在保有环节征收,并做税基评估,形成调节机制,其好处有很多,还可以校正地方政府职能与行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除此之外,它也可以给我国有产权房的社会成员增加一个保有环节的税负,起到一定的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收入分配是市场的大考题,而如何找到平衡点,永远是经济前行中需要摸索的问题,毕竟市场不是一个真空的个体,它需要在磨合中找到问题的出口,找回经济的真实走向。

  (作者:尹中立)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现代商业银行 2010-10-18)
【关闭窗口】
理财工具
期货看盘器
进入>>
黄金看盘器
进入>>
外汇看盘器
进入>>
证券计算器
进入>>
  黄金理财计算器
  外币理财计算器
  股票投资计算器
  国债理财计算器
在线理财规划
 
  购房规划
 
 
  保险需求分析
 
 
  购车规划
 
 
  在线车险规划
 
 
  家庭财务健康诊断
 
 
  子女教育规划
 
 
  开放式基金投资规划
 
  投资风险自测
  投资者教育手册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